虚云

作品数:158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镇王颂何建明高宪军张安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云禅林,家的味道
《佛教文化》2016年第2期104-105,共2页杨如雪 
不去虚云禅林,好像有一百年了……其实前年还陪刚受过比丘尼戒的净荣师父去过一次,因为来去匆匆,像做了一个梦。正好送我母亲去虚云禅林住几天,又迈进了这久违的门。也想起在这里,几次见到慧公长老来虚云禅林.而今斯人已远行,尘...
关键词:虚云  味道 比丘尼 
虚云善巧用佛法于世法的智慧
《佛教文化》2010年第2期18-24,共7页欧阳镇 
虚云(1840-1959),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俗姓萧,原籍湖南湘乡。他是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的盛誉,受到高度的赞叹。虚云“是中国佛教的权威泰斗,现代圣僧。”(《传记资料》上,第212页)“虚公名满天下...
关键词:虚云 智慧 佛法 巧用 中国佛教 传记资料 佛教高僧 佛教史 
茶香、诗意与禅境——虚云和尚咏茶诗给我们的启示
《佛教文化》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梁圣心 
茶叶最早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是在中国,并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种茶、制茶的技术和煮茶和饮茶之方法,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再经过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由北方传入俄国、...
关键词:茶诗 中外文化交流 和尚 虚云 禅境 诗意 商业贸易 斯里兰卡 
佛教的神通观——以虚云法师为例
《佛教文化》2010年第1期41-49,共9页陈平 宣方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虚云法师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高僧。“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桑沧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自撰的这副联语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法师生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自幼不喜荤惺,喜读佛书。19岁(...
关键词:佛教史 虚云 法师 神通 中国近现代 传奇色彩 高僧 
在《虚云老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法会》上的讲话
《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11-12,共2页释一诚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我国佛教现代史上的一代宗师、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示寂五十周年。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十年,但虚云老和尚的音容笑貌经常闪现在我们眼前,他那为法忘躯的精神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虚云老和尚是我们佛教界...
关键词:和尚 虚云 周年纪念 法会 现代史 佛教 宗师 时间 
虚云老和尚的佛教领袖作用被引量:1
《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13-13,共1页黄心川 
佛教在中国二千年,出现了无数的领军人物,道安、慧远、罗什、玄奘、法显、义净、慧能、道一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影响后世者极大。迄至当代,虚云老和尚则是这些领军人物中最杰出的一位!
关键词:佛教 和尚 虚云 领袖 人物 道安 慧远 玄奘 
虚云和尚中兴丛林的举措及其现代意义——以振兴福建鼓山为考量兼及其它
《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14-17,共4页释惟圣 
被誉为中国近代禅门泰斗、坐阅五帝四朝的一代宗师虚云老和尚(1840年——1959年),“其建树、道德、年龄、悟证之伟大高深,为近千年来所罕见。”他志大气刚、悲深行苦而富于传奇的一生令世人回味无穷。兹仅就他住持鼓山、振兴道场一...
关键词:和尚 虚云 考量 建鼓 丛林 普遍适应性 道场 住持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以对云南佛教的贡献为例
《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18-27,共10页释法缘 
虚云老和尚被称为是近代高僧,禅宗泰斗。他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对近代中国佛教的振兴与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和尚为了振兴中国佛教历尽艰辛,殚心竭力,任劳任怨。他一生的业绩可谓功追往圣,德迈时贤。他一生对中国佛教...
关键词:中国佛教 中国云南 和尚 虚云 鸡足山 近代 高僧 禅宗 
虚云老和尚与鸡足山佛教
《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释惟升 
“鸡足山中,迦叶持衣待弥勒;心灯会上,宗门泰斗仰虚云。”鸡足山虚云寺的这幅门联,对鸡足山佛教作了极好的概括和点睛。确实,在鸡足山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璀若群星的历代祖师群里,最为海众尊仰熟知的,当数开山祖师迦叶尊者和近...
关键词:鸡足山 虚云 佛教 和尚 祖师 
见贤思齐 培植信心 养育僧才——从虚云和尚说到现代佛教僧源及教育
《佛教文化》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释寂慧 
近代影响佛教发展的大德有很多,但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虚云和尚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虚云和尚则从信、解、行、证的角度,为后之来者留下了宝贵而根本的实践财富,是佛教核心...
关键词:佛教发展 和尚 虚云 教育 养育 信心 人间佛教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