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DNA

作品数:117被引量:47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海刘艳华李迪强许岸高张于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兽类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微卫星的欧亚水獭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
《兽类学报》2024年第2期146-158,共13页郑凯丹 汪巧云 范朋飞 韩雪松 肖梅 谌利民 董正一 张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0372)。
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保护濒危物种所需的基础信息。欧亚水獭(Lutra lutra)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经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在20世纪经历了大规模的种群数量下降和分布区缩减。欧亚水獭相关研究十分缺乏,种群数量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等基础...
关键词:欧亚水獭 粪便DNA 微卫星 种群数量 遗传多样性 
藏羚交配群成员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兽类学报》2024年第2期159-170,共12页赛青高娃 王子涵 李全邦 王东 连新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5000);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项目。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多集群生活且具有典型的性别分离现象。除交配季节外,雌雄两性个体组成的同性集群分开活动。本研究于2021年12月下旬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片区以藏羚集群为单元采集了32个集群共188...
关键词:藏羚 粪便DNA 交配群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基于粪便DNA的东北马鹿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
《兽类学报》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田新民 张明海 
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451ZD009);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GP2021005,MQP201405);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MNUB202111);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B002)。
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nsis xanthopygus)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些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不断退缩、种群基因交流受阻,很多地区更是难觅其踪迹。亟需对其种群的遗传变化,特别是遗传多样性和近交衰退等种群遗传信息开展...
关键词:东北马鹿 MTDNA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粪便DNA 
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兽类学报》2021年第3期284-295,共12页王李玲 胡靖扬 匡卫民 于黎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KC10120020);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基金(2018FY001-009)。
非损伤性取样被广泛应用在动物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如何从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获取能够用于进行基因组测序的高质量DNA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和比较了非...
关键词:非损伤性取样 宿主DNA富集 粪便DNA 古DNA 杂交捕获 MBD富集 
马鹿阿拉善亚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被引量:4
《兽类学报》2020年第5期458-466,共9页高惠 乔付杰 滕丽微 李俊乐 余梦琦 刘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2221,318705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572014CA03);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监测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NLF2018-35);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监测、调查项目(NLF2016-220)。
马鹿阿拉善亚种(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又称阿拉善马鹿,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是我国马鹿亚种分布范围最狭窄的一个隔离种群。为了解阿拉善马鹿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以对该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对在贺兰山采集的9...
关键词:阿拉善马鹿 粪便DNA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粪便DNA分析技术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5
《兽类学报》2018年第3期235-246,共12页单磊 胡义波 魏辅文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86)
随着粪便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特别是野生动物的遗传状况评估研究。粪便DNA的获取可以在不干扰,甚至无需观察到动物本身的情况下展开,因此避免了取样活动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干扰或伤害...
关键词:粪便DNA 非损伤性取样 野生动物 分子生态学 微卫星分型 
基于粪便DNA的藏狐微卫星位点筛选及个体识别(英文)被引量:4
《兽类学报》2014年第4期387-392,共6页杨应远 刘楠 左清秋 仁青彭措 谢飞 杨刚 王正寰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071944);the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10QA1402200)
藏狐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最主要的野生动物终末宿主。棘球绦虫会导致一类称为棘球绦虫病的致死性人兽共患疾病,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是该病重要的流行区。因此作为终末宿主,评估藏狐种群的棘球绦虫感染率对于该病...
关键词:藏狐 微卫星DNA 个体识别 粪便DNA 
基于粪便DNA的青藏高原雪豹种群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1
《兽类学报》2014年第2期138-148,共11页周芸芸 冯金朝 朵海瑞 杨海龙 李娟 李迪强 张于光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子平台项目(2005DKA21404)
基于非损伤性取样,利用mtDNA和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对来自青藏高原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党河南山地区等地的277份疑似雪豹粪便样品进行了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在190份成功扩增的...
关键词:雪豹 粪便DNA 青藏高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于粪便DNA的九龙山黑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4
《兽类学报》2012年第2期101-109,共9页王艳妮 鲍毅新 刘军 林杰君 张旭 郑伟成 潘成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19);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Y201016779)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使黑麂的栖息地明显减少并呈斑块状分布。因此,深入了解该物种各地理分布种群的遗传现状是制定保护及管理策略的重要科学依据。本研究运用非损伤取样技术在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麂分布区共采集61...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 粪便DNA分析 黑麂 微卫星分子标记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地区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兽类学报》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张明海 刘艳华 贾竞波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008BADB0B0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ZJN-0501);美国老虎和犀牛保护基金资助项目(98210-2-G191)
狍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并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的主要猎物之一。因此,深入了解狍各地理单元内种群的遗传变异,可以为我们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而使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本文对88个不同狍个体(来自8个不同...
关键词: 粪便DNA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序列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