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古镇

作品数:32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波李红刘宏梅陈春华刘彦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晚霞》《西南航空》《百科知识》《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宝古镇:古建韵律与乡土情思
《中国国家旅游》2023年第7期74-81,共8页马恒健(文/图) 傅琨(文/图) 
曾经依托古道、水路盛极一时的众多蜀地古镇,如同蜀文明养育出的一棵棵参天大树,至今枝干苍劲,根深叶茂。四川的合江县位于川渝黔交界处的夜郎古道之上,我在当地的福宝古镇不仅见识了专家赞誉的“中国山地建筑精华”,更领略到了原原本...
关键词:山地建筑 乡土中国 合江县 蜀地 古道 
西南聚落的生态技术理念及策略——以福宝古镇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9年第12期79-80,共2页萧逸飞 
传统聚落在与环境长期耦合的过程中形成今天的模样,聚落在布局选址、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反映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经验智慧。文章通过四川福宝古镇的实地调研,对其自然地理区位、建筑布局、街道样貌、材料与构造等进行考察研究,从传统...
关键词:生态 聚落 材料 策略 
福宝古镇:四川山地居居建筑的精华
《晚霞》2019年第24期44-46,共3页焦虎三 邹欢 
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美学观念中,自然之美,不外山水纡曲、树木高茂,所谓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常常是观赏趣味的至境。而位于四川合江县的福宝古镇除了这一切外,尚有历史人文的珍贵遗存。
关键词:中国士大夫 历史人文 自然之美 合江县 曲径通幽 柳暗花明 美学观念 四川 
福宝古镇:宝地生在青山中
《新长征(党建版)》2019年第7期60-60,共1页冯艾琳 
福宝古镇四面环山、依山而建,风景优美,又称佛宝古镇,距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城42公里,是福宝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还是当年自贡井盐贩运...
关键词:福宝古镇 
合江福宝古镇 夜郎古道上的历史光影
《城市地理》2019年第2期116-121,共6页马恒健 黄击拳(图) 黄思华(图) 
福宝古镇位于四川省合江县,起于回龙桥,止于西河古道,全长约1200米。它依山而建,随水而走。在这里,回龙河、大漕河、天堂河三河交汇,福宝大桥、回龙桥、双福桥、西河桥、刘家桥五桥相通,有“一蛇盘三龟”“五桥锁二江”之说。其木质结...
关键词:福宝古镇 光影 民居建筑 木质结构 四川省 西河 山水 
福宝古镇写生小辑
《人民司法》2018年第15期99-100,共2页谭德毅 
福宝古镇位于四川省合江县城东南部,始建于宋代,元、明初具规模,在清康、乾时代达到鼎盛,距今1000多年。古街总长1200米,有三宫八庙散落于古镇民居之中。古镇木质串架、穿斗、拾梁式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山地民居建筑的精华”,被...
关键词:古镇 写生 民居建筑 中国特色 历史文化名镇 四川省 小城镇 县城 
福宝古镇的线条与韵律
《乡镇论坛》2016年第24期44-45,共2页朱秀坤 
地处川黔交界的福宝古镇,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始建于元末明初,依山而筑,以庙兴镇,初名“佛保”,明末遭遇一场大火,重建时挖出一颗巨大卵石,改名“佛宝”,清初“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福宝”。
关键词:古镇 韵律 线条 新中国成立 元末明初 合江县 泸州市 四川省 
合江福宝古镇:四川乡镇民居的活化石被引量:1
《经营管理者》2015年第23期96-99,共4页焦虎三 潘墨州 
福宝古镇依山傍水,五桥相通,三水相汇,镇周青山翠叠,河岸绿竹摇风。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老店铺竟达100多家。吊脚木楼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让人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更叹眼福宝人为保存‘引门所付...
关键词:古镇 活化石 民居 乡镇 四川 明清建筑 大自然 保存 
四川传统民居微气候研究——以福宝镇传统民居为例
《四川建筑》2015年第5期31-33,35,共4页祝家顺 马黎进 
受地形、材料、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四川传统民居具有不同的风貌特征和气候学设计特点,文章以福宝古镇回龙街为实例,利用建筑气候学的方法从太阳辐射、温湿度、风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其建筑、规划的气候学理论本质,以期为四川山地地区建...
关键词:四川气候特征 四川传统民居发展 民居微气候分析 福宝古镇 
川南地区民居营造特点分析——以福宝古镇为例被引量:3
《古建园林技术》2015年第4期31-33,共3页甘振坤 
文章以四川省合江县福宝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其区位自然状况、群落布局、街道样貌、建筑特点、材料构造、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由小见大,探讨了川南传统聚落的特点,为现代的设计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川南民居 街道布局 顺应地势 当地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