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成因

作品数:126被引量:1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邹波臧乃康李景华郑利平齐东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腐败:腐败成因的组态证据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年第2期70-81,共12页邱鸿雨 刘旭涛 
腐败问题是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败工作上通过“抓虎拍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国内现有对反腐案例和经验回顾的文献中,多从非组态的文化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研究腐败的成因、机制和路径等,较为...
关键词:反腐败 成因 组态分析 多重并发条件 
腐败成因因素论之批判与系统论之提倡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97-103,共7页罗猛 
有效分析腐败成因是国家制定精准反腐对策的前提。腐败的成因主要有因素论和系统论之争,其中的因素论又分为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单因素论归因单一、有失片面而少有支持者。多因素论对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程度和作用力的大小没有加以区分...
关键词:腐败成因 单因素论 多因素论 系统论 治理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创新发展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7-10,共4页杨玉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在精准把握新时代腐败成因、发展规律、有关影响的基础上,围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回应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重...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 腐败成因 反腐败斗争 压倒性胜利 管党治党 理论与实践问题 
腐败成因元分析:来自179项腐败实验的证据被引量: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67-77,共11页辛宝贵 寇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FJY008)。
通过梳理20年来的腐败实验文献,提取其中28篇文献179项实验的8552位被试的记录数据,从个体特征变量和外部制度变量两个视角,对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线性概率回归、随机效应元回归分析,并对虚拟变量集进行线性约束检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腐败实验 随机效应元回归 线性约束检验 元分析 
用好“活教材” 深入开展以案促改
《党风》2020年第1期51-51,共1页张林 
近年来,中山市纪委监委在保持高压惩治腐败的同时,对查办的每一起案件尤其是重大腐败案件、窝案或行业性腐败案件,都深入剖析腐败成因,査找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笼子,在案发地区、单位、行业的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达到了查处一案、警...
关键词:腐败案件 党员干部 制度漏洞 制度笼子 窝案 惩治腐败 腐败成因 警示教育 
庇护关系视角下党政秘书腐败成因及其治理路径探析
《秘书》2019年第5期88-95,共8页汪庆华 叶小翠 
庇护关系作为组织系统内一种特殊的利益交换关系,不仅会导致派系的滋生,还会带来秘书腐败问题。在庇护结构中,领导即庇护者为了培养政治圈子,延续政治关系和资源,利用秘书的中介角色来获取潜在利益。与此同时,秘书作为被庇护者,以利益...
关键词:庇护关系 党政秘书 腐败 权力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0期104-105,共2页管素叶 
精准把脉,腐败成因新分析腐败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要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首先深刻认识腐败存在和发生的原因,探究腐败产生的根源,这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深刻认识 腐败成因 反腐败斗争 产生的根源 发生的原因 基本前提 产生与发展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腐败成因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1期26-27,共2页杨茗驰 
腐败问题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是伟大梦想实现的一大阻碍。运用以'个人主义'为假设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腐败问题,有助于深刻探析腐败现象的本质,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揭露腐败的产生实际上是行为主客体作为'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
关键词:腐败 理性选择 利益最大化 
以反腐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腐败成因的视角被引量:2
《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4期45-56,共12页徐永慧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根源在于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变。相关描述统计显示,随着经济体所处经济增长动力阶段的提升,其腐败水平呈明显下降态势,从而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反腐败是我国的必...
关键词:反腐败 高质量 经济增长动力 收入不平等 
“整合治理”理论下的“微腐败”成因分析及对策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边淏 
文章采用'整合治理'解释性框架,总结'微腐败'在'整合治理'的框架下的产生原因:'微腐败'与正常人情交往常常混杂,难以界定;基层干部权力过大,掌握资源过多;监察部门合谋或受同级政府制约;政策执行过程中官民协商机制不完善,难以监督。鉴...
关键词:“整合治理”理论 “微腐败” 政府管理 监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