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旱种

作品数:12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建昌刘立军王志琴徐国伟李明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华北农学报》《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水稻覆膜旱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致富天地》2023年第6期70-71,共2页 
一技术概况应用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技术,能有效控草保湿,促进稻谷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是旱区水稻旱种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节水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试验表明,应用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技术,平均亩产水稻596.72公斤,比露地栽培平均每亩增产101.72公...
关键词:地膜覆盖 水稻旱种 节水栽培技术 露地栽培 增产效果 高效栽培技术 示范推广 覆膜旱种 
覆膜旱种降低水、陆稻锰素吸收提高锰素利用效率被引量:1
《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13期106-113,共8页张亚洁 施恰恰 王振省 华晶晶 郑丽平 董存豪 杨建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1061140457);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10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B12119)
揭示覆膜与裸地旱种对水、陆稻锰(Mn)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淹水种植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和裸地2种旱种方式,研究了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对M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陆稻中旱3号覆膜旱...
关键词:锰素 吸收 薄膜 陆稻 水稻 旱种 
华南地区覆膜旱种稻田甲烷排放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20
《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2期110-116,共7页刘芳 李天安 樊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94;31071857);广东省国际合作(C50208);国家基金与德国DFG合作项目资助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1B04);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GCZX-A100)
采用静态箱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稻田和覆膜旱种稻田水稻全生育期CH4的排放规律,探讨了温度和水分与稻田CH4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覆膜旱种稻田的甲烷排放量明显低于常规水田的排放量,常规水田的甲烷累计排放通量为20.38g/m2,覆...
关键词:土壤 水分 甲烷 水稻 覆膜旱种 
水稻育苗移栽旱种方式对米质的影响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被引量:17
《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1297-1307,共11页张自常 段华 杨立年 王志琴 杨建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225;3077127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069)资助
【目的】探讨育苗移栽水稻在不同旱种方式下米质形成的特点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试验以镇稻88(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进行无覆盖旱种(裸种,BN)、地膜覆盖旱种(PM)和麦秸秆覆盖旱种(SM)处理,以常规水种(TF)为对照。...
关键词:水稻 覆膜旱种 覆草旱种 稻米品质 激素 
水稻覆膜旱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垦殖与稻作》2001年第4期13-14,共2页王宇 付立东 肖艳红 
关键词: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覆膜旱种 种子处理 
银北引黄灌区水稻覆膜栽培增产因素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李明 何尚仁 张永宏 陈静 
宁夏"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银北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研究"内容之一。
采用覆膜旱种方式栽培水稻,由于温湿度适宜,提前了水稻出苗期,延长了生长期,个群体间更加趋于协调,其产量及各项农艺性状均可达到插秧栽培水平;且不育秧、不插秧,具有省工增效的优点。
关键词:水稻 覆膜旱种 栽培技术 产量 
水稻覆膜旱种增产技术初探被引量:1
《垦殖与稻作》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李明 陈静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用覆膜旱种栽培方式,其产量及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稻,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关键词:水稻 覆膜旱种 直播稻 
水稻覆膜旱种试验初报
《宁夏农林科技》1997年第2期19-20,共2页汤明哲 曲文明 李明 张永宏 张俊杰 陈静 安韶山 
水稻覆膜旱种试验初报汤明哲曲文明李明张永宏张俊杰陈静安韶山(宁夏农林科学院银川750002)银北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水稻生产前景广阔。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7万hm2多,但产量水平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是直播栽培面...
关键词:水稻 覆膜旱种 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