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颂

作品数:30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易闻晓王德华王慧何新文彭安湘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学遗产》《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文体破立与赋颂互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孙福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W113)。
赋源于诗、拓宇于楚辞的起源论与其仪式性、政治性的文体归属,使得长期以来其文体的自足性不明。自汉代以来,辞赋连称、赋颂一体成为辞赋发展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现象,随着赋体的诗化、文化,继而出现以赋入诗,以赋入词,以赋入策论、...
关键词:  文体 渗融 属性 体用观 
骆宾王诗前为何多“序”--“解密骆宾王”之四
《博览群书》2022年第2期58-62,共5页吴振华 
据现存文献清编《全唐文》及其相关补遗的检索统计,初唐时期留存至今的“诗序”一体文章约110篇,其中,王勃创作最多,骆宾王排名第二,有“诗序”19篇。为何他们诗前多“序”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1.序体承继南朝骈文特色,最...
关键词:骆宾王 《全唐文》 序体 诗序 骈文 诗化特征 检索统计 赋颂 
赋颂文体结合显现政治价值——以“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为例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2期0049-0049,共1页丁雨佳 
古代社会,文学创作受社会政治现实影响巨大,因此一种文体的形成,也势必立足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政治价值。本文从赋体文学形成之初所具有的政治价值入手,以班固《汉书·艺文志》“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为例,力图说明古代政治现实对“...
关键词:  文体 政治价值 
柳永“赋颂体词”初探
《今古文创》2020年第20期8-9,共2页王玫 
本文从柳永的词体形式入手,从词体的文学功能、表现形式等方面论析柳永创立的“赋颂体词”。柳永将儒家的“诗观”和“美颂”功能引入其“赋颂体词”,并将赋法及比兴、对偶、用典等常用诗法移植入其“赋颂体词”,这对词体诗化进程具有...
关键词:柳永 赋颂体词 艺术表现 
《生态文明诗赋颂》简介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9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弁纪思 
我校管理学院张国良教授的诗赋集《生态文明诗赋颂》于2019年4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软科学项目"基于生态、经济与文化相协同的竹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收入诗赋123首,全书分...
关键词:诗赋 生态文明 阶段性成果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张国良 经济与文化 软科学项目 辞赋 
宋以前竹类谱录的起源与多样化探析被引量:1
《竹子学报》2018年第4期74-81,共8页久保辉幸 
中国竹文化源于史前并不断传承发展。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样,却又难以追根溯源。古代的竹类谱录不仅是竹文化的体现之一,更作为中国科技著作闻名于世。其中,戴凯之的《竹谱》是现存最早的植物专题谱录,他的观察记载与后世同类著作相...
关键词:竹谱 笋谱 竹书 赋颂 谱录 王子敬 吴越国 中国生物学史 
赋、颂二体混称、连称的表现和原因被引量: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杨化坤 
赋、颂是产生于汉代的两种文体,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由于颂在古代可以作为诵的假借字,而赋也被认作是"不歌而诵",因此人们常常以颂称赋。东汉之后,赋的颂扬功能加强,更造成了赋、颂的混称。同时它们文体的同源性及地位的相似性...
关键词:“赋颂” 混称 连称 
论东汉征、巡赋颂的内在差异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刘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2016M602792)
征颂与巡颂皆是东汉颂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征颂因征伐而作,关联于具有军事目的的搜狩制度;巡颂为巡狩而作,根植于以盛世安民为旨归的巡狩制度。征颂是外戚幕府的产物,围绕外戚征伐而展开;巡颂本为颂扬天子,以...
关键词:东汉 征颂 巡颂 差异 
论汉魏六朝颂与赋的分合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109-115,共7页刘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汉代辞赋与外戚政治"(2016M602792)
赋、颂皆源自口诵文学,伴随中国文学言、文之变,由粘连而分离。两汉去古未远,赋、颂仍处于粘连状态,粘连方式有以颂属赋、以颂称赋、赋中称颂等。东汉征巡赋颂与汉大赋同中取异,其直陈颂主的思想倾向、颂事观德的行文方式乃颂体独立之先...
关键词:赋颂 粘连 口诵 颂德 辨体 
汉代赋颂的优语特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66-170,共5页丁静 
汉代是娱乐文化繁盛的时期,倡优普遍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文人地位类同倡优,促使其创作朝着技艺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生态氛围下,汉代赋颂深受倡优文化的影响:以"谐隐"为主要特征的优语,"悦笑取讽"、"隐谲示意",有着"娱乐+讽喻...
关键词:赋颂 倡优 优语 谐隐 汉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