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模式

作品数:197被引量:45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德明曹敏建黄国勤杜桂娟申建斌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玉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复种模式比较
《耕作与栽培》2025年第3期86-88,共3页唐利忠 吴岳庭 蒋艺 黄璜 李德纯 陈雅琪 欧阳娟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3NK4133);湖南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HARS-02)。
为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增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和积极性,在现有栽培管理和农机化水平下,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复种模式。通过比较前茬玉米大豆单作、前茬玉米大豆+后茬胡萝卜复种、前茬玉米大豆+后...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胡萝卜 大白菜 复种模式 
灵武农场秋播小黑麦后复种青贮玉米的种植效果分析
《智慧农业导刊》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崔建宁 张敏 徐灿 陈永伟 杨波 哈蓉 王昊 靳韦 杨宏波 
为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2020—2022年,经过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田间示范,初步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新型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 青贮玉米 复种模式 一年两熟 效果分析 
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农学通报》2023年第14期1-5,共5页周萍 崔岭 王海燕 钱素菊 崔亚坤 陈艳萍 袁建华 
2022年度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集成推广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成示范项目”(2022-DZFH-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及评价技术研究”(CX(22)500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南京综合试验站”(CARS-02);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鲜食玉米创新团队”(JATS[2022]432)。
为了明确江苏沿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苏科玉1705’和‘江玉877’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60000、67500、75000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
关键词:带状复合种植 密度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的生产效率及其时空分异被引量:4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年第12期9-17,共9页陈宏伟 穆月英 侯玲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时空匹配及优化路径研究”(18ZDA074)。
[目的]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对粮食生产中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可以精确把握粮食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7—2018年6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BM-...
关键词:复种模式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分异 Fare-Primont模型 
超甜玉米晶甜9号设施栽培六种复种模式
《复印报刊资料(种植与养殖)》2022年第1期10-11,共2页潘玖琴 胡俏强 戴惠学 
晶甜9号是由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大果穗、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杂交新品种,从出苗至鲜穗采收春播为83天左右、秋播为68天左右,鲜果穗(去苞叶)平均每亩产量为879.9公斤。
关键词:蔬菜科学研究 超甜玉米 杂交新品种 每亩产量 设施栽培 鲜果穗 复种模式 鲜穗 
辽西地区早熟鲜食玉米与向日葵复种模式探讨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5期71-72,共2页李一男 马锦钰 张晓颖 贾冰 
为了发展粮食生产,有效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发挥粮食的增产潜力,达到为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2019年锦州农业科学院试验了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即上茬覆膜种植早熟鲜食玉米、下茬种植向日葵。该复种模式是针对辽宁一些地区种植作物一季有余、...
关键词:鲜食玉米 早熟 向日葵 复种模式 
不同玉米品种与大豆带状复种模式氮素吸收利用分析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9期18-24,共7页王静 苏东涛 李娜娜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山西)雨养农业玉米水分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201303104);“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晋中平川区春玉米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2015BAD22B03-2);山西省攻关项目“晋中平川区春玉米少耕减肥补水增粮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03D221007-1)。
为科学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筛选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下最佳组合,本试验以‘大丰26’(IC1)、‘大丰30’(IC2)、‘强盛51’(IC3)及‘强盛388’(IC4)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长期定位试验测得各玉米品种氮素利用及产量数据。结...
关键词:带状复种 品种 玉米 产量 氮素效率 
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复种模式高效种植技术被引量:1
《作物研究》2020年第2期168-169,共2页胡建湘 
当下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提高耕地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迫在眉睫。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连作技术模式符合传统种植习惯,而且产品适销,效益稳定,值得推广。生产中,选择好合适本区域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能够...
关键词:玉米 油菜 复种模式 高效栽培 
甜玉米一年三熟复种模式产量及效益分析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白豫博 潘发光 赵羽凡 蒋锋 刘鹏飞 张姿丽 李小琴 陈青春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6KQNCX078);广东省农业厅农业技术研发项目(KB1814307);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1347005;HC501025569);广东省鲜食玉米遗传育种工程中心(粤科产学研[2016]176号)资助项目
为明确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复种效益,于广州市钟落潭镇梅田村基地开展了甜玉米(Zea mays L.)一年三熟不同氮肥用量、间作复种模式研究,并于成熟期测产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间作甜玉米在5∶5的行比下取得最高经济效益为29 217...
关键词:甜玉米(Zea mays L.) 一年三熟 复种 产量 效益 
柴胡夏播前插播马铃薯复种玉米的立体栽培技术被引量:1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年第1期36-38,共3页许志兴 尚文艳 朱佳奇 吴昊 
错期马铃薯复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编号:201701A151
立体栽培技术是通过间混套复种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提高复种指数,节本增效,增强耕地的生产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步伐的加快,承德县区从以粮食种植为主转为粮药并重,近几年,加大当地柴胡、黄芩、桔梗、苍术等大宗中药...
关键词:立体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 复种模式 柴胡 播前 马铃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插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