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逆

作品数:73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丽何德廷王美春袁良骏秦翼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启蒙方案的支点到自我辩解的工具——论周作人“常识”的建构与变异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刘勇 
周作人以其留学期间高度个人化的杂览经验为蓝本,建构了以人类学、生物学、文学等学科为支柱的现代“常识”,希望以此更新国人对“人”的认识。但随着普及工作的展开,周作人的“常识”的内涵越来越从对学科知识的活用转向对物理人情的...
关键词:周作人 常识 建构 附逆 人类学 儒学 
纪弦(路易士)在苏北任伪职悬案确考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254-254,共1页刘秀珍 
纪弦(1913—2013),本名路逾,笔名路易士,台湾地区著名现代派诗人。关于其抗战时是否“附逆”一事,其本人坚决否认,学界争议未定。纪弦是否汉奸文人?内地学者古远清、李相银及台湾地区学者刘正忠等众说纷纭。焦点在不确定纪弦是否有出任...
关键词:纪弦 古远清 现代派诗人 路易士 附逆 台湾地区 学界争议 内地学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当代学生》2023年第10期27-27,48,共2页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释】①史郎中钦:史钦,生平不详。郎中,唐代官职名,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②迁客:被贬谪迁流到外地的官员。去长沙:指西汉贾谊因受权臣的谗毁,被贬到长沙...
关键词:黄鹤楼 江夏 西望长安 迁客 落梅花 贾谊 附逆 李白 
周作人在日据北平的真实生活
《文史博览》2023年第5期41-41,共1页沈卫威 
日军侵华期间,周作人曾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一职。作为一个饱读史书的著名作家、教授,他深知自己的“落水”附逆行为将被历史书写,于是就抛出一个遮人眼目的说辞--“苦住”。周作人精神上有没有受苦的压力?有。...
关键词:华北政务委员会 周作人 历史书写 附逆 
“地动山摇”的诗词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14期72-73,共2页左弦 
他曾经写给永王的多首诗,被认为极度忘乎所以、味大于势。自古以来,政治抱负严重超越政治才华而不自知的悲剧人物,李白必是其一。一出长安,二出长安,附逆永王……这么多的困悲泣,都无法湮灭李白的用世之心。
关键词:悲剧人物 政治抱负 李白 附逆 诗词 长安 用世之心 
战后转折时刻的影像书写——《哈尔滨之夜》与中国之名的归来
《华中学术》2023年第1期245-252,共8页王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码转型’与青年电影创作研究”【2021NTSS11】的阶段性成果
194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制”)拍摄了迁址到北京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哈尔滨之夜》。这是一部抗战结束后、国共内战转折时刻拍摄的讲述伪满洲国时期生活与斗争的影片,编导张天赐正是最重要的前“满映”(全称: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关键词:张天赐 《哈尔滨之夜》 附逆者 歌女 中国之名 
藏书“二周”,书香不断
《新天地》2022年第4期44-46,共3页姚小平 
我的父亲姚洛喜爱读书,更爱买书,尤其关注“二周”著作。“二周”者,周树人和周作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为人熟知,周作人则是早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文章不失精妙,继而颓唐,后因无同仇敌临的情志,终于苟安而失节附逆,成为民族败类。
关键词:周作人 周树人 附逆 失节 新文化运动 苟安 鲁迅 
以“说话”内涵变迁管窥周作人1937—1945年思想流变
《文化学刊》2021年第9期235-239,共5页曹颢仪 
从1937年到1945年,周作人的思想世界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由"不说话"转为"说话"是最重要的变化,从1939年到1945这"说话"的六年其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说话"的内涵不断变迁,经历了从"声说""辩解"到"理会"的变化过程,同时这也是周作人原生...
关键词:周作人 附逆 散文 思想流变 
南京国民政府战后汉奸审判中的舆论引导与行政干预——以1946年“何德奎附逆案”为中心的考察
《暨南史学》2021年第1期218-228,共11页叶歌 夏泉 
抗战胜利后,审判汉奸成为国人心之所向的大事,国共两党都积极着手汉奸审判事宜。在审判"何德奎附逆案"过程中,尽管罗衡一方在检举时已提供可靠证据,但经过调查取证,南京国民政府派出的司法行政部调查人员提供了倾向于何德奎无罪的说辞...
关键词:汉奸审判 何德奎 舆论引导 行政干预司法 
梨花深处的传奇--解读何可及
《大理文化》2021年第5期41-46,共6页原因 
我不知道当年何可及听到大旅行家徐霞客不愿一见自己时的心情。那也许是心中仿佛开了个五味店,苦涩酸辣咸俱全。事情发生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四日,来到云南剑川的徐霞客意欲一游县城西面的金华山,路遇一何姓公子。何公子热情...
关键词:徐霞客游记 金华山 滇游日记 魏忠贤 附逆 同行者 明崇祯 云南剑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