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后传热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戚光泽贾斗南秋穗正朱国桢许巍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相关期刊:《核科学与工程》《热力发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锅炉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矩形通道干涸后传热计算模型
《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第11期855-860,865,共7页李虹波 陈炳德 赵华 熊万玉 
提出干涸后传热物理模型,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对干涸后传热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矩形通道试验数据确定关系式系数,得到了适用于矩形通道的干涸后传热计算模型.将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数据及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对偏...
关键词:干涸后传热 矩形通道 计算模型 平均偏差 
低质量流速下环形通道内干涸后传热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698-701,共4页李志辉 吴埃敏 贾斗南 秋穗正 聂常华 
空泡物理与自然循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50 3 2 3 0 0 1 ).
对以水为工质在中压(1 5~6 0MPa)、低质量流速(52 89~84 20kg/(m2·s))下的双面加热环形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干涸后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由实验数据与通用的经验公式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关系式适合于中高压、高质量流速工况,而对低压、低质...
关键词:环形通道 干涸后传热 壁面温度 低质量流速 
环形狭缝通道内干涸后传热研究被引量:1
《核科学与工程》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王增辉 贾斗南 刘瑞兰 苏光辉 秋穗正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高温流体 ,由下向上流过电加热内、外管壁间的环形狭缝 ,对同心竖直环形狭缝进行了干涸后换热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环形缝隙中的干涸后换热 ,与普通环形通道中的换热有着明显不同。试验中发现在相同热流密度下内...
关键词:环形狭缝通道 传热 干涸 多元线性回归 去离子水 换热试验 
倾斜管内汽水两相流临界干度及干涸后传热研究被引量:1
《热力发电》1998年第4期12-16,19,共6页盛春红 陈听宽 田永生 朱国桢 戚光泽 
以α =14°倾斜直管的试验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分别对应于倾斜管顶点、侧点及底点位置处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干度及干涸后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倾斜管 传热恶化 临界干度 放热系数 汽水两相流 
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临界干度及干涸后传热的研究
《锅炉技术》1997年第12期1-4,8,共5页戚光泽 周一工 朱国桢 
以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螺旋管因水冷壁为对象,针对其布置特点和实际工况,在高压水回路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质量流速、热负荷、压力对临界干度影响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倾斜管顶点、测点、底点临界干度...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锅炉 螺旋管圈 临界干度 干涸后 传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