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兰型

作品数:77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景尚友王翊王仁杰甘功勋寸守铣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菜的缺硼危害及硼肥的综合高效施用被引量:3
《农村实用技术》2018年第1期37-37,共1页周煜钧 敖礼林 
此病为油菜生理病害,由土壤缺乏有效态硼引起,发生很普遍,尤以现在广为栽培的甘兰型双低油菜发生多而重,重病地块80%~95%,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发病更甚。
关键词:双低油菜 硼肥 施用 危害 缺硼 生理病害 有效态 甘兰型 
甘兰型春油菜垦油11号的选育及简要栽培技术被引量:1
《现代化农业》2015年第10期19-20,共2页景尚友 王仁杰 王翊 张铁强 王慧 姜丽静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人口多,食用油需求量很大,每年需进口300多万t,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食用油产需缺口将高达700万t,蛋白饲料缺口将高达3800万t。目前国际上油菜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
关键词:春油菜 甘兰型 技术 栽培 选育 蛋白质饲料 食用油 蛋白饲料 
甘兰型春油菜垦油10号的选育及简要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2014年第10期12-13,共2页王仁杰 王翊 张铁强 姜丽静 王慧 景尚友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人口多,食用油需求量很大,每年需进口300多万t,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食用油产需缺口将高达700万t,蛋白饲料缺口将高达3800万t。目前国际上油菜研究的发展趋势主...
关键词:生物技术 春油菜 甘兰型 栽培 选育 杂种优势利用 遗传改良 抗除草剂品种 
甘兰型春油菜杂交种垦油9号的选育及简要栽培技术被引量: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156-157,共2页景尚友 王翊 王仁杰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人口多,食用油需求量很大,每年需进口300多万t,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食用油产需缺口将高达700万t,蛋白饲料缺口将高达3 800万t。目前国际上油菜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关键词:春油菜 杂交种 甘兰型 技术 栽培 选育 蛋白质饲料 食用油 
甘兰型春油菜新品种——垦油8号
《现代化农业》2011年第6期10-10,共1页王仁杰 王翊 景尚友 
垦油8号(原代号NKU-15)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春油菜 甘兰型 杂交油菜 经济作物 农垦总局 
大理州“双低”甘兰型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2期303-304,共2页李国成 
坚持以优质良种为核心,配合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坚持"三结合"的施肥原则,采取"重施中层肥,足施苗肥,适施蕾苔肥,巧施微肥"的施肥技术,以培育壮苗为中心,坚持"五及时一结合"的田间管理技术和病、中、草、鼠、灾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双低” 甘兰型油菜 新品种 高产 栽培技术 
优质甘兰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4期85-85,89,共2页马文武 
介绍优质杂交油菜的优点,总结油菜制种技术,包括制种隔离区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杂交油菜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兰型 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油菜新品种“伟隆88”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第5期213-213,238,共2页徐永林 
关键词:双低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农业科技 杂交种 甘兰型 
近年关中平原油菜流蜜量减少原因浅析
《养蜂科技》2006年第4期44-44,共1页张建国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 关中平原 原因浅析 流蜜量 精耕细作 水流域 化管理 甘兰型 
延油2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年第5期28-28,共1页
审定编号 甘审油2001001 品种来源 该品种系平凉地区农科所1996年从延安地区洛川农科所引进筛选出的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8217-1—1(8菜型)×利德斯(甘兰型)。原名称仍为延油2号。
关键词:品种来源 延安地区 平凉地区 亲本组合 农科所 新品种 冬油菜 白菜型 甘兰型 种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