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病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友吕洪健陈昌福战文斌王方国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知识》《北京水产》《水产科技》《当代水产》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WSSV)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当代水产》2021年第7期68-69,71,共3页张莉 
南美白对虾又名凡纳滨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等,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适宜生长气候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因其人工繁育较易、生长快、耐高密度、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能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对虾低、离水存...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饲料蛋白质 抗病毒病 凡纳滨对虾 人工繁育 太平洋沿岸 存活时间 WSSV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和虾烂眼病的防治
《农业知识》2020年第4期55-56,共2页瑞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引起。MBV也可感染南美白对虾。病虾体色蓝灰或蓝褐色,胃附近白浊化,厌食、反应能力弱,浮游于水表层,有的头、尾弯向一边,有时发现虾头朝上,身体垂直在水面旋转。体表和鳃易于附着聚缩虫、丝状细...
关键词:细菌性疾病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丝状细菌 病虾 南美白对虾 聚缩虫 体色 褐斑病 
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科学养鱼》2015年第2期62-62,共1页雷燕 肖洋 戚瑞荣 张会军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的急剧下降,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常见的病毒病如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病和传染性及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对南美白对虾的...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对虾杆状病毒病 坏死病毒 白斑综合征 造血组织 疾病传播 底质改良剂 种虾 仔虾 肝胰腺 
对虾杆状病毒引起南美白对虾偷死一例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3年第7期69-69,71,共2页雷燕 戚瑞荣 
发病前,每天上午均为高温天气,下午大暴雨,连续几日后导致池塘水质剧烈变化,诱发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发生。
关键词:对虾杆状病毒病 南美白对虾 高温天气 池塘水质 大暴雨 发病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被引量:2
《中国水产》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关键词:对虾杆状病毒病 动物疫病 动物流行病学 农业部兽医局 水生动物 疫病种类 释义 
对虾杆状病毒病
《中国水产》2011年第5期53-53,共1页
对虾杆状病毒病是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虾幼体、仔虾和幼虾。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是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BP),又名PvSNPV,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属地位未定成员。
关键词:对虾杆状病毒病 病毒性疾病 杆状病毒科 对虾幼体 二类疫病 病原学 幼虾 仔虾 
日本国水产动物输入检疫内容、方法与相关防疫制度之概述(8)
《渔业致富指南》2011年第9期60-61,共2页陈昌福 
1.8球形杆状病毒病感染症(Spherical
关键词:水产动物 防疫制度 日本国 杆状病毒病 检疫 输入 流行病学调查 感染症 
日本国水产动物输入检疫内容、方法与相关防疫制度之概述(7)
《渔业致富指南》2011年第8期49-50,共2页陈昌福 
1-7四面体杆状病毒病(Tetrahedral
关键词:水产动物 防疫制度 日本国 杆状病毒病 检疫 流行病学调查 四面体 
农业部发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被引量:1
《天津水产》2009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对虾杆状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 草鱼出血病 刺激隐核虫 桃拉综合征 粘孢子虫病 鲤春病毒血症 罗氏沼 
水生动物疫病及综合防治技术浅析被引量:1
《渔业致富指南》2009年第8期48-49,共2页张建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二类水生动物疫病三种: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鲤春病毒病(SVC)、对虾杆状病毒病(DBP);三类水生动物疫病二种: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鱼鳃霉病(BF)。
关键词:水生动物疫病 综合防治技术 对虾杆状病毒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血性败血病 病毒性 鳃霉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