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能传输

作品数:147被引量:77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麦瑞坤孙跃何正友戴欣王智慧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合钳位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恒流-恒压充电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1099-1107,I0024,共10页李峥 张泽恒 杨斌 王甜甜 麦瑞坤 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7226);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3NSFSC0819,2023JDRC0102)。
在电池充电中,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通常需要实现恒流(constant current,CC)和恒压(constant voltage,CV)输出。同时,IPT系统的线圈偏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系统同时需要具有抗偏移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混合...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抗偏移 恒流-恒压 钳位混合拓扑 
基于钳位电路的LCC-S补偿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方法
《电工技术学报》2024年第8期2388-2399,共12页张滨山 张泽恒 杨斌 麦瑞坤 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7226);四川省科技计划(2023NSFSC0819,2023JDRC0102)。
在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中,线圈错位难以避免,造成的耦合变化会导致系统的传输功率不稳定。为了保证IPT系统的供电灵活性,系统需具有容忍线圈宽范围偏移的能力。为此,该文借鉴模态切换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钳位电路的LCC-S补偿型IPT系统...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IPT) 钳位电路 耦合变化 参数化设计 恒功率输出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并联拾取模块电流和输出功率均衡方法被引量:1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杨继鑫 史黎明 殷正刚 范满义 李耀华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项目(YSBR-045)。
大功率感应电能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多并联拾取模块结构。然而,多并联拾取模块参数不一致,会导致各个拾取模块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不均衡,从而降低系统效率,严重时会因模块过流而造成系统故障。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并联拾取模块补...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多并联拾取模块 补偿电容器 电流均衡 输出功率均衡 系统效率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的能量双向传输切换控制策略分析
《电子技术(上海)》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申鑫 韩力 
阐述双向传输切换控制对副边线圈电流产生的影响。在双向传输切换控制中,改变副边变流器所输出的电压,可以更好地控制感应电能传输的双向切换。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双向能量传输 切换控制策略 
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耦合无关恒压输出型LCC/S补偿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被引量:3
《电工技术学报》2023年第24期6565-6580,共16页焦超群 杨旭 杨俊峰 魏斌 吴晓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3JBZX006)。
基于传统完全谐振参数设计方法的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只有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完全耦合时才能表现出最佳性能。实际的IPT系统多为变耦合系统,耦合系数变化可能导致输出电压大范围波动和效率降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多目标优化 耦合无关恒压输出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 算法 PARETO解集 
一种无需补偿电路的高效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3年第11期150-152,共3页刘安琦 扆梓轩 
自谐振线圈(Self-Resonant,SR)因其利用自身寄生电容或杂散电容对电路进行补偿,具有高品质因数、易于集成等优点,在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为了进一步提升SR线圈的品质因数Q以增加系...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自谐振线圈 高功率传输效率 
一对轴向互耦线圈的耦合系数讨论及基于此的线圈设计方法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3年第10期153-155,共3页徐智慧 扆梓轩 
在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中,耦合线圈是必不可少的器件。对于一对耦合线圈而言,耦合系数(k)是表征它们耦合程度的关键参量,通过对耦合系数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提升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设计方...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耦合系数 线圈 
海流冲击对IPT系统互感系数及传输性能影响研究
《电工电气》2023年第10期12-17,23,共7页高伟 朱天 刘杨 孙少华 
海洋复杂的洋流运动冲击会使耦合器初级侧、次级侧线圈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初级侧线圈与次级侧线圈互感发生变化,对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的传输性能造成影响。研究了海流冲击下IPT系统耦合线圈错位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IPT系统耦...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海流冲击 耦合线圈 
具有抗偏移恒压输出特性的复合式双频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研究被引量: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年第18期7232-7239,共8页黎祎阳 杨斌 何双江 吕天奇 陈阳 麦瑞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5197718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3352);深圳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1Szvup122)。
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的线圈偏移难以避免,导致系统输出电压平稳性下降。由于全桥逆变器产生方波电压,使谐波难以完全消除。为利用谐波提升系统抗偏移能力,该文设计一种基于基波-谐波并行传输的复合式双频IP...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双频 谐波 并行传输 恒压输出 
基于频率切换的LCC-S型IPT系统恒流/恒压输出研究
《电子器件》2023年第4期984-990,共7页熊明星 张皓钧 周芸如 杨泽伟 丁宁 李伟华 
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559107);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559064)2022-11-11 2023-02-01。
为实现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在变负载条件下的恒流/恒压高效输出,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切换的LCC-S型IPT系统参数配置及优化方法。从LCC-S补偿拓扑入手,分别得到系统恒流或恒压零相位角(Zero Phase Angle,ZPA)输...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LCC-S 恒流/恒压 输出增益比 参数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