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作品数:56被引量:28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麦瑞坤何正友孙跃戴欣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奥克兰联合服务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电源世界》《电力电子技术》《物理学报》《电工电能新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合钳位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恒流-恒压充电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1099-1107,I0024,共10页李峥 张泽恒 杨斌 王甜甜 麦瑞坤 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7226);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3NSFSC0819,2023JDRC0102)。
在电池充电中,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通常需要实现恒流(constant current,CC)和恒压(constant voltage,CV)输出。同时,IPT系统的线圈偏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系统同时需要具有抗偏移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混合...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抗偏移 恒流-恒压 钳位混合拓扑 
基于钳位电路的LCC-S补偿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方法
《电工技术学报》2024年第8期2388-2399,共12页张滨山 张泽恒 杨斌 麦瑞坤 陈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7226);四川省科技计划(2023NSFSC0819,2023JDRC0102)。
在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中,线圈错位难以避免,造成的耦合变化会导致系统的传输功率不稳定。为了保证IPT系统的供电灵活性,系统需具有容忍线圈宽范围偏移的能力。为此,该文借鉴模态切换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钳位电路的LCC-S补偿型IPT系统...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IPT) 钳位电路 耦合变化 参数化设计 恒功率输出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并联拾取模块电流和输出功率均衡方法被引量:1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杨继鑫 史黎明 殷正刚 范满义 李耀华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项目(YSBR-045)。
大功率感应电能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多并联拾取模块结构。然而,多并联拾取模块参数不一致,会导致各个拾取模块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不均衡,从而降低系统效率,严重时会因模块过流而造成系统故障。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并联拾取模块补...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多并联拾取模块 补偿电容器 电流均衡 输出功率均衡 系统效率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的能量双向传输切换控制策略分析
《电子技术(上海)》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申鑫 韩力 
阐述双向传输切换控制对副边线圈电流产生的影响。在双向传输切换控制中,改变副边变流器所输出的电压,可以更好地控制感应电能传输的双向切换。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双向能量传输 切换控制策略 
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耦合无关恒压输出型LCC/S补偿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被引量:3
《电工技术学报》2023年第24期6565-6580,共16页焦超群 杨旭 杨俊峰 魏斌 吴晓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3JBZX006)。
基于传统完全谐振参数设计方法的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只有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完全耦合时才能表现出最佳性能。实际的IPT系统多为变耦合系统,耦合系数变化可能导致输出电压大范围波动和效率降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多目标优化 耦合无关恒压输出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 算法 PARETO解集 
三相LCC无线充电系统变频软开关能效优化研究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年第3期230-241,共12页周成虎 黄明明 库永恒 刘宏伟 张洋 陈素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73126);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12102210014);河南工程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PYXM202102)。
为提高三相LCC无线充电系统的轻载效率,针对该系统推导出复合谐振网络阻抗及其谐振频率、原边线圈和补偿电路、副边线圈和补偿电路的固有阻抗及其谐振频率的计算式,总结了3种谐振频率和开关频率的配合原则以选择开关管的软开关频率范围...
关键词:LCC补偿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控制策略 软开关 鲁棒性控制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双向传输切换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
《电工电能新技术》2020年第11期1-8,共8页姜龙斌 史黎明 殷正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201003-0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4060)。
交通车辆的双向感应电能传输系统(Bidirectional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BIPT)能够将车辆制动能量回馈至原边侧,大幅降低车辆能耗。在原副边无通讯且无检测线圈的情况下,现有的正反向能量传输切换方法是副边变流器输出电压的移相角不...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双向能量传输 切换策略 电流振荡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输出功率的分析和控制被引量:2
《电工电能新技术》2020年第5期1-9,共9页姜龙斌 史黎明 范满义 张发聪 殷正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1201003-0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4060)。
由于制造工艺等原因,感应电能传输系统(IPT)耦合机构的原边和副边线圈的自谐振频率可能不同,通常在耦合机构的副边采用可控整流器通过实施阻抗变换使耦合机构工作于高效率状态。但是当耦合机构工作于原边或副边线圈自谐振频率时,耦合机...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非同时谐振 提升功率 效率优化 
基于双D形正交混合拓扑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恒流输出研究被引量:18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年第3期942-950,共9页李砚玲 杜浩 何正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专项课题(2017YFB120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714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25702)~~
为提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在变负载条件下的线圈抗偏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双D形正交(double-Dquadrature,DDQ)混合拓扑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参数配置及优化方法。结合DDQ线圈的自解耦特性,分别采用一次侧与二...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混合拓扑 双D形正交线圈 恒流输出 
计及谐波和死区影响的IPT系统时域建模与软开关特性分析被引量:7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年第17期140-146,共7页张晓明 蔡涛 胡宏晟 牛金涛 丰昊 段善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B0106300)~~
LCC-S补偿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的原边逆变桥输出电流包含丰富的谐波分量,采用传统的基波分析法进行分析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针对该问题,文中考虑谐波和死区的影响,将谐波含量少的线圈支路用基波模型近似表示,保留富含谐波的输入脉冲激...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LCC-S补偿 时域模型 死区影响 软开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