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风洞

作品数:134被引量:3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晓斌孙启志凌岗谢飞朱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的改进和性能测评
《实验流体力学》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朱涛 杨凯 朱新新 徐洋 王辉 
为满足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迎角试验动态热流测量需求,改进了一种小尺寸Schmidt–Boelter热流传感器。以热流标定装置进行了静态校准和动态测试,得到改进后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为57.67μV·m^(2)/kW,响应时间约26 ms,截止频率26 Hz,...
关键词:动态热流测量 Schmidt–Boelter传感器 连续变迎角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示例
《作文成功之路》2024年第46期4-6,共3页张铁龙 
俞鸿儒:高超声速风洞的奠基人与幕后英雄。俞鸿儒,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巨匠。作为我国高超声速风洞的奠基人,他默默地为国家奉献了60余年,见证了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在国家资金紧张、技术条件有限的...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 素材积累 国之重器 资金紧张 迎难而上 
升力体外形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红外测量实验被引量:1
《实验流体力学》2024年第5期98-106,共9页陈久芬 徐洋 蒋万秋 凌岗 段茂昌 张毅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7237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401200)。
在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针对升力体模型的边界层转捩红外测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单位雷诺数和马赫数对升力体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规律,并与eN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模型长度为800 mm,来流单位雷诺数为0.46×10^(7)~3.94×10^(7)m^...
关键词:升力体 高超声速风洞 边界层转捩 红外热图 e^(N)方法 
最闪亮的一颗
《第二课堂(A)》2024年第8期4-8,共5页萧悠然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外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科学家郭永怀,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祖国。报效祖国回国后,郭永怀立刻投身祖国的国防建设。当时正值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在郭永怀的指导下,中国第一座大型高超声速风洞研...
关键词: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航天事业 郭永怀 国防建设 高超声速风洞 五十年代 人造卫星 报效祖国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4年第13期124-138,共15页方洪鑫 支冬 吴学成 李云飞 常雨 陈卫 孔荣宗 
高超声速风洞在航空航天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一种具备非接触、灵敏度高、多参数测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高时空分辨等优点的流场诊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等极端环境的温度、...
关键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高超声速风洞 流场诊断 温度 浓度 速度 
一种分体积木和功能分层式结构的多适应型纹影系统研制及应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4年第6期296-300,共5页黄昊宇 凌忠伟 刘为杰 夏语 
2 m×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纹影系统具有仪器光轴位置高焦距长、多测量工位移动范围宽、多部件协同控制环节多、试验过程振动大、现场设备有干涉等特点,为了满足其可靠性、维护性、安全性、抗振性的设计要求,项目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了主...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 分体积木 多适应型 纹影系统 
全球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态势分析被引量: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年第6期1106-1120,共15页黄小容 陈云伟 周海晨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基金创新业务平台项目(E3Z0000101)。
高超声速技术是未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综述、国内外官方机构/权威网站调研等方法对全球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针对高超声速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其中...
关键词:高超声速技术 高超声速武器 动力推进技术 制导与控制技术 新型材料和热防护技术 高超声速风洞 高超声速防御系统 
高超声速风洞蓄热式加热器的蓄热体热应力数值模拟
《空天技术》2024年第3期93-102,共10页林源 杨武青 胡祥龙 曹凯 张聘龙 戴煜 
在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蓄热式加热器是获得高焓纯净来流气体最具优势的方法之一。针对高超声速风洞蓄热式加热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存在蓄热体开裂损坏问题,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该开裂现象进行了热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并分析了裂纹...
关键词:高超声速 蓄热式加热器 热应力场 蓄热体 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风洞自由来流扰动热线测量技术被引量:1
《航空学报》2024年第10期48-61,共14页熊有德 李创创 张振辉 吴杰 
高超声速来流扰动的类型和幅值对边界层转捩、激波/边界层干扰等流动现象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高超声速风洞背景扰动的了解极其有限,限制了相关问题研究。针对这一现状,使用高温热线高过热比和常规热线变过热比两种方法对华中科技...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 来流扰动 恒温热线风速仪 模态分解 可压缩流动 
双喉道Ludwieg管风洞启动过程及其有效运行时间延长
《气体物理》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李创创 李志远 张振辉 吴杰 
Ludwieg管风洞是开展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实验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但是,快开阀启动式高超声速Ludwieg管风洞长期受快开阀影响,产生不同类型的来流扰动模态。双喉道气动布局可有效消除快开阀启动式高超声速Ludwieg管风洞上游部件的扰动来...
关键词:高超声速风洞 Ludwieg管风洞 双喉道布局 风洞启动特性 有效运行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