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舞弊事件

作品数:2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王俊秀李梦圆刘朝杨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青年报西北政法大学湖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教育(综合版)》《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新闻文化建设》《决策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新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两次高考舞弊事件看隐性采访行为的规范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李梦圆 
本文通过对比2000年与2015年两次高考舞弊事件中的隐性采访行为,从伦理义务递次排列角度寻求建立其规范之路,以建构良好的隐性采访机制,促进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隐性采访 伦理义务 行业规范 
松原高考舞弊,为何不见官员领刑责
《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第12期8-8,共1页杨涛 
从目前的情形看,松原市高考舞弊事件中,犯罪嫌疑人可能涉及如下一些罪名:一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就是有关负责保管试卷的国家工作人员、监考人员等故意泄露高考的试题及答案。因为“全国统考的试题(包括副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泄露国家秘密罪 官员 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嫌疑人 监考人员 全国统考 松原市 
“松原高考舞弊事件”潜伏采访记
《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36-37,共2页张国 王俊秀 
2009年6月10日,全国统一高考结束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吉林松原: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等调查性报道,将吉林省松原市发生的严重高考舞弊行为暴露于世。报道披露的作弊情节之恶劣令人瞠目,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采访记 《中国青年报》 调查性报道 全国统一 舞弊行为 吉林省 松原市 
新闻要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松原高考舞弊事件”采访亲历记
《新闻实践》2009年第7期23-25,共3页王俊秀 张国 
6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我们采写的《吉林松原: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系列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接到线索到调查采访,此间经历的艰险和曲折,是我们记者生涯中的一次挑战。通过调查采访,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大量情...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采访 新闻 还原 用笔 中国青年报 系列报道 采写 
“别让作弊的风气污染了善良人的心”
《金色年华》2009年第7期11-12,共2页王俊秀 张国 
置身著名的清华大学校园里,吉林籍学生叶小亚(化名)忧心忡忡。 今年高考期间,在他的家乡吉林,部分地区发生了高考舞弊事件。此事经《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议,很多人直斥高考舞弊对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中国青年报》 善良 污染 风气 作弊 大学校园 媒体报道 
吉林高考舞弊事件折射的另类疼痛
《决策探索》2009年第13期50-51,共2页孟海鹰 
抢卷抄袭,老师买卖作弊器械,围殴监考老师……在今年刚刚结束的高考中,吉林省松原、农安、九台等地出现了与高考背离的不和谐音,真是一场让家长考生们心痛的经历。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吉林省 疼痛 折射 监考老师 
“事先报告”可行否?──兼答刘朝先生
《新闻记者》2000年第10期30-31,共2页谭榷 
本刊第 9期发表了刘朝先生的文章《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纷纷来稿参加讨论。本期择发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并欢迎读者继续来稿,踊跃参加讨论。
关键词:记者 职责 广东 电白县 高考舞弊事件 
记者,你为何事先不报告?!──高考舞弊事件曝光后的思考
《新闻记者》2000年第9期9-9,共1页刘朝 
今夏,电白、嘉禾等地的高考舞弊事件经传媒揭露,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本刊第八期刊发了长沙晚报记者刘向晖撰写的文章《为了社会的良知──嘉禾舞弊丑闻曝光始末》,对有关情况作了进一步披露。最近,本刊收到国防科技大学刘朝先生...
关键词:高考舞弊事件 新闻曝光 新闻记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