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对称电缆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张乘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电信科学》《电线电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频对称电缆设计与制造之二——制造被引量:3
《电线电缆》2006年第2期17-19,22,共4页肖飚 
介绍了高频对称电缆几个主要电性能指标及改善措施,然后具体分析了电缆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对绞线最小退扭率的要求。本篇主要论述电缆的制造。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制造工艺 关键技术 对绒线最小退扭率 
高频对称电缆设计与制造技术之一——设计被引量:2
《电线电缆》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肖飚 
介绍了高频对称电缆几个重要电性能指标及其改善措施,然后具体分析了电缆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并提出对绞线最小退扭率的要求,本篇主要论述电缆的设计。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串音 回波损耗 设计 
高频对称电缆带业务串音自动测试系统介绍
《北京电信科技》1993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对称电缆 自动测试 高频 电缆串音 
高频对称电缆的屏蔽对组内串音的影响分析
《电线电缆》1990年第2期7-8,共2页李景林 
在生产多四线组高频对称通信电缆的过程中,星绞组都要经过中检测试,其中的主要指标就是组内的近端串音衰减 B_0和远端串音防卫度 B_l。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屏蔽 串音 检测 电缆 
苏联及各主管部门通信网上高频对称电缆的应用前景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0年第2期61-62,共2页边一 
在本刊1988年第8期一篇题为“高频对称电缆及其在通信网络应用前景如何”的论文中,论述了目前在光缆及其传输系统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高频对称电缆的发展前途。本文作者以讨论的方式再次予以证实。世界各国在现有模拟网基础上建立数字通信...
关键词:通信网 高频 对称 电缆 
高频对称电缆在通信网中应用前景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9年第6期41-45,共5页周义海 
通信光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又一次提出了铜(芯电)缆,首先是高频对称电缆进一步生产和完善的合理性问题。每当出现新的体制——同轴电缆、波导、无线电中继或卫星通信线路的时候,都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赞成采用高频对...
关键词:对称电缆 通信网 通信光缆 
通信线路的扩容技术概论
《电信科学》1985年第1期42-47,共6页张乘风 
本文综述从七十年代前后开始,在通信线路传输技术方面所反映出来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在现有的通信线路设备上展宽传输频带;另一个是采用新的缆型。其共同点都是在开创新的扩容技术,提高设备的复用指数。文章把各种线型的传输问题,统一到...
关键词:复用方式 光纤传输技术 市话电缆 电磁波理论 工作频段 高频对称电缆 线路传输 谱段 线路设备 光缆线路 
高频对称电缆的测试(一)
《电信科学》1959年第11期45-51,共7页钱宗珏 
一、高频对称电缆电气測試項目在高頻对称电缆的制造、安装、平衡和維护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一系列的电气测試,主要目的是: 1.决定制造長度电缆的質量是不是合乎要求; 2.决定电缆綫路间存在的电磁耦合情况和相互串音干扰的影响,以便在...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串音 相器 晋襄 工作频带 标志点 电平表 不平衡度 特性阻抗 电桥法 
高频对称电缆的串音及其平衡(四)
《电信科学》1959年第5期49-51,共3页徐乃英 
(4.14)用反射元件来进行集总平衡如果固有远端串音耦合矢量曲綫作螺旋狀旋轉,可以住电纜回路內加入反射元件,如图26所示。由公式(56)、(57)可知,若在回路I耦合K的后方(近发送端)接入反射元件,並不影响I/II的串音耦合矢量曲綫,而对II/I...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串音 集总 元件表 螺旋状 趋近 电容元件 特性阻抗 跨接 大时 
高频对称电缆的串音及其平衡(三)
《电信科学》1959年第4期35-38,共4页徐乃英 
凑拭法 (4.9)可变反耦合元件用計算法来进行集总平衡时,可以全面了解电纜回路間固有的串音耦合复数成份,因此一般可以得到近于最佳的平衡效果。当电纜回路間的間接串音分量较大时,能够从串音耦合矢量曲綫上很快地判断出是否能用集总平...
关键词:高频对称电缆 串音 集总 耦合元件 衰耗 四端 大时 频率特性 特性阻抗 音频输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