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群体

作品数:164被引量:98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杰李思发唐首杰栾生王清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动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2期479-488,共10页刘丹阳 孔杰 王平 陈荣坚 傅强 罗坤 陈宝龙 隋娟 孟宪红 代平 谭建 曹家旺 李旭鹏 康子仪 刘绵宇 强光峰 迟长凤 栾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400202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6号;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YSPTZX202104号;湛江市海洋装备与海洋生物揭榜挂帅制人才团队项目,2021E05032号;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CARS-48号;广东省“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2022SDZG01号。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黄海芯1号” 遗传多样性 连续性纯合片段 基因组近交系数 
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渔业科学进展》2019年第4期57-64,共8页樊佳佳 白俊杰 李胜杰 马冬梅 姜鹏 
渔港建设和渔业产业发展专项(A201601A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10020; 2015A020209035);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项目(201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HY-ZC04; 2018SJ-YZ03)共同资助~~
为了检测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3个选育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变化,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驯食配合饲料大口黑鲈选育基础群体(Sp0)和第二、三和四代选育群体(Sp2、Sp3和Sp4)共240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
关键词:大口黑鲈 配合饲料 选育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EST-SSR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及4个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11
《海洋与湖沼》2018年第1期224-231,共8页袁文成 叶金明 黄鹤忠 肖攀 路瑶 李泽 朱传坤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D2015-15号;江苏省科技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7311号;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项目;48SKY00号;江苏省渔业科技项目;Y2017-38号;苏州市科技计划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SNG201608号
采用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并筛选得到的13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60尾翘嘴鳜的体长、体高、体厚及体重4种生长性状进行标记-性状相关性研究,并对4个翘嘴鳜选育群体各30尾个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与其生长...
关键词:翘嘴鳜 EST-SSR标记 生长性状 遗传结构 相关性分析 
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晚熟选育群体和非选育群体蟹种免疫性能的比较被引量:11
《海洋渔业》2017年第2期181-189,共9页姜晓东 吴旭干 何杰 刘青 王幼鹏 葛永春 成永旭 
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4DFT30270);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4C26213201214);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3231203504);上海高校水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2015-62-0908)
免疫性能是评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蟹种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攻毒实验和非特异免疫指标测定方法,以常规养殖未经遗传选育的养殖群体蟹种为对照组,评价了河蟹2龄早熟、晚熟选育群体第2代(G2)扣蟹的攻毒成活率和...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遗传选育 蟹种质量 免疫性能 攻毒实验 比较研究 
微卫星标记对德国镜鲤选育群体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5-8,共4页李超 鲁翠云 曹顶臣 李崇文 孙效文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重点项目"水产主导品种分子育种技术引进"(2011-G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水产分子育种共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20090304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鲤生长等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发掘及育种潜力评估"(2011AA00402);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镜鲤生长性状主效基因的筛选与利用"(2009HSYZX-SJ-08)
选择扩增效果好、有多态性的12个微卫星标记,对一个德国镜鲤选育群体(288尾)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为3~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76 9,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16 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8 2,平均多态信...
关键词:微卫星 分子标记 德国镜鲤 遗传结构 
大黄鱼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54
《水产学报》2010年第4期500-507,共8页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405);集美大学创新团队基金(2006A001);福建省青年人才项目(2007F3074)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
关键词:大黄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选育群体 
中国明对虾快速生长选育群体的RAPD分析被引量:7
《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第4期8-13,共6页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2D02);国家863项目(2001AA620105)资助
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第3代、第4代和第5代人工选育群体各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的2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16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和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03个位点,其片段长度在250~2000bp之间。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选育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2
《中国水产科学》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2D0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2001AA620105).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选育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