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甘露醇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茂姚苏杭许以平邵莉朱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三明市第二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创伤外科杂志》《长治医学院学报》《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华夏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5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陈晓辉 张华美 罗晓梅 蔡金艳 
目的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
关键词:林格液 高渗盐水 高渗甘露醇 失血性休克 急救 
脐带血细胞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与哮喘遗传表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22期1547-1550,共4页许以平 王茂 朱丽君 姚苏杭 邵莉 葛伟国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954119026)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血(以下简称脐血)来阐明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的遗传表型。方法收集39例哮喘产妇分娩新生儿和46名正常产妇分娩新生儿的脐血,检测脐血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值,总IgE、白细胞介素(IL)4含量,嗜碱粒细...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 脐带血细胞 表型关系 含量 IL-4MRNA 嗜碱粒细胞 mRNA表达 嗜酸粒细胞 新生儿脐带血 遗传表型 产妇分娩 细胞上清 体外培养 高渗刺激 支气管哮喘 植物血凝素 高渗甘露醇 T淋巴细胞 新生儿脐血 总IgE 释放介质 
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急诊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3
《创伤外科杂志》2005年第2期117-117,共1页柴平锋 胡世宝 
讨论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急诊复苏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高渗甘露醇 急诊复苏 作用机制 
高渗甘露醇抢救失血性休克15例体会被引量:1
《蛇志》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甘杰明 
关键词:高渗甘露醇 失血性休克 抢救 
颈总动脉推注高渗甘露醇对兔急性脑缺血疗效的试验研究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王东吉 孙晓娟 杨苏敏 
目的 :观察颈总动脉推注高渗甘露醇对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机制和效果。方法 :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 6h和 1 2h(非推药组 )、脑缺血 6h后和 1 2h后推药组 (颈总动脉推注2 0 %甘露醇 ) ,脑缺血 6h和 1 2h推药后 2...
关键词:颈总动脉 甘露醇 脑缺血 脑水肿 治疗 
高渗甘露醇抢救失血性休克42例分析被引量:2
《华夏医学》2000年第6期729-730,共2页吴定 周树根 
目的 :观察高渗甘露醇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及机制。方法 :观察 4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高渗甘露醇后血压、脉搏变化。结果 :85 .7%病例用药后血循环 10 min内恢复 ,血压回升 ,可维持 30~ 90 min。结论 :高渗甘露醇治疗失血性休克效果良...
关键词:甘露醇 失血性休克 抢救 高渗甘露醇 
甘露醇剂量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青岛医药卫生》2000年第5期369-370,共2页胡仁平 
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主要依赖控制脑水肿,减低顿内压,治疗药物仍然以高渗甘露醇为主。本文对我院1998年与1999年发病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给予不同剂量的高渗甘露醇进行治疗,以探讨在脱水降颅压治疗时甘露醇的剂量与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脑出血 高渗甘露醇 脑水肿 死亡率 肾小管 正常值范围 不同剂量 治疗过程中 20%甘露醇 
高渗甘露醇在脑肿瘤动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9年第5期261-263,共3页陶晓峰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高渗甘露醇在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目前该药的应用仍存在争论。本文还综述了甘露醇开放血脑屏障的原理,应用方法,剂量,毒副作用等,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甘露醇 脑肿瘤 血脑屏障 药物疗法 
静脉输注高渗甘露醇抢救失血性休克34例
《山西护理杂志》1998年第5期219-219,共1页孙美华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静脉输注高渗甘露醇,成功地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34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9岁~56岁,平均38岁。其中轻度休克...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高渗甘露醇 静脉输注 急救 
高渗甘露醇复合液用于改善血管损伤肢体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伤残医学杂志》1997年第3期9-13,共5页周跃 梅芳瑞 赵自强 
采用犬双后肢缺血实验模型,并结合临床,借以探讨高渗甘露醇复合液在改变缺血再灌流损伤肢体氯代谢和氧利用中的作用。其结果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流后虽供血和供氧已恢复,肢体缺血性损伤并未立即改善,氧代谢障碍继续存在,糖酵解和肌...
关键词:肢体 缺血再灌流损伤 氧代谢 高渗甘露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