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峰塔的倒掉》

作品数:4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闳梅震宇张传敏钱仓水詹丹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辽宁省作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教育》《故事家(上)》《语文学习》《第二课堂(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封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鲁迅——关注妇女命运的反封建战士——读《论雷峰塔的倒掉》有感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14-14,23,共2页邓道琼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通过“雷峰塔”、“法海”、“白蛇娘娘”三个艺术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必然崩溃、封建顽固势力必然覆灭的历史规律,显示出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关键词:鲁迅 《论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形象 “法海”形象 “白蛇娘娘”形象 反封建设精神 
《论雷峰塔的倒掉》逻辑分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118-119,125,共3页郑娟娟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一篇借对民间传说的评述,进行反封建斗争的出色杂文。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于一九二四年九月间倒掉,是年十月,鲁迅先生就发表了这篇杂文。其时,正当北洋军阀的封建势力统治广大人民的黑暗时期,革命高潮正在酝酿和兴...
关键词:雷峰塔 逻辑分析 封建统治 封建势力 民间传说 罪大恶极的人 雷峰夕照 北洋军阀 人的自由 模态判断 
谈《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附记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姚沅淦 
关键词:雷峰塔 鲁迅先生 反封建精神 封建统治 教师教学用书 反封建意识 复古主义者 封建专制制度 表达效果 雷峰夕照 
《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形象性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72-74,共3页刘兴 
鲁迅先生在谈到为什么要给自己的杂文集写后记时说过:“我的要写后记,除了我是弄笔的人,总要动笔之外,只在要这一本书里所画的形象,更成为完全的一个具象。”又说,集子“也照见了时事,格局虽小,不也描出了或一形象了吗?”通过这两段话...
关键词:雷峰塔 形象性 生动形象 鲁迅杂文 封建统治 议论文 形象化 玉皇大帝 叙述 反封建 
《论雷峰塔的倒掉》的语言特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85-86,共2页童伟民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根据当时杭州西湖边上雷峰塔倒掉一事,联系民间传说白蛇传故事写成的一篇杂文。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指出反动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这篇短小精悍的杂文不仅内容深刻,...
关键词:雷峰塔 语言特色 鲁迅 杂文 封建统治 雷峰夕照 和尚 破折号 钵盂 疑问句 
明确的是非 热烈的爱憎——读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92-95,共4页王懋明 
(一)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写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发表于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收入杂文集《坟》。第二年二月,鲁迅又写了《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九二四年,鲁迅正战斗在远离南方革命中心的北...
关键词:雷峰塔 鲁迅杂文 封建礼教 反帝反封建 九二四 中国共产党 革命斗争 革命运动 封建势力 妇女解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