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分析

作品数:444被引量:141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汪潮钱再见张光辉郑寰沈承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治理中的供销社嵌入:学理分析、现实考量与优化路径被引量:11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年第3期379-387,共9页张瑞 高天 韩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Z049)。
供销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史视角看,供销合作社从新中国成立至综合改革时期,经历从发展到弱化再到重振的变迁,与乡村治理呈现“若即若离式”的嵌入过程。采用嵌入理论视角分析...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 乡村治理 嵌入理论 再嵌入 优化路径 
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学理分析与中国实践被引量: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1-103,共13页张伟鹏 宁团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中美国际安全危机管控研究”(20BGJ06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安全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一系列重大主张和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不仅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球生态安全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理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年第2期31-38,共8页杨凡 张荣军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DA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贵州省社科联重点项目“用传统文化推动农村乡村文明实现路径研究”(GZLCZB-2022-2-7-15)的阶段性成果。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力奋进的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开创性地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既是对我党百年成功实践的科学经验总结,也是我党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顶层谋划、基层实践与学理诠释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4期115-125,共11页叶敬忠 陈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20&ZD163)。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向,为此国家作出了二者有效衔接的重大制度安排。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为顶层设计的谋划者,通过规范性的政策文件、中央及全国性会议、领导考察讲话,不断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政策安排 实践探索 学理分析 
关于民事主体分类的学理分析及其修订意见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1期95-113,共19页张继成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学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及其拓展研究》子课题《新型法律逻辑的建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DA034。
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于民事主体的定义、分类是否符合逻辑规则直接关系着《民法典》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民法典》恰恰在这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关于法人组织的分类问题最为突出:在逻辑上,“营利法人...
关键词:民事主体 法人组织 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 特别法人 逻辑瑕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顶层谋划、基层实践与学理诠释被引量:4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16,共12页叶敬忠 陈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20&ZD163)。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向,为此国家作出了二者有效衔接的重大制度安排。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为顶层设计的谋划者,通过规范性的政策文件、中央及全国性会议、领导考察讲话,不断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政策安排 实践探索 学理分析 
作为仪式课程记忆的红色文化教育——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被引量:5
《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8期23-27,34,共6页程功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教育智库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编号:BGA200054)
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的重点课题。仪式课程记忆,作为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抓手,其目的在于通过仪式课程的构建、仪式活动的开展传递红色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形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仪式课程记忆...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育 仪式课程记忆 学理分析 内涵特征 实践路径 
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学理分析:基于治理权限“集中”与“下放”的视角被引量:6
《兰州学刊》2020年第7期126-136,共11页邱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DA10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ZZD002);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政治词语’在新时代青年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及正确解读研究”(项目编号:WT135-41)。
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变迁的重要力量是治理权限集中与下放的互动。权限的集中与下放在政治、经济和行政领域通过干部人事管理、财税制度改革、行政管理权限三个方面,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现实图景。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规范...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 集中 下放 协同 
政治生态的学理分析与生成逻辑探索——以“结构-功能-文化”为框架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1期73-83,共11页王天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视阈下公众价值观变迁及调适问题研究”(19BKS085);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政治生态思想的逻辑理路与战略意蕴研究”(L17AKS004)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作为学术范畴的政治生态理论远远落后于政治生态建设实践。本文力图从“结构-功能-文化”三个维度构建政治生态的学理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政治生态结构要素错置...
关键词:政治生态 “结构—功能”理论 新时代 政治体系 
试析依法治藏基本理论依据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22-26,共5页郎维伟 刘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治藏新方略研究”(16BMZ035);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项目(2019WXD-B0304)阶段性成果
依法治藏是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也是基本工作方式。治理西藏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但实现治理决不能用政治思维覆盖法治思维。中央提出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这一原则性阐释作出法理性分析,则包含社会主...
关键词:依法治藏 基本理论依据 学理分析 依法治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