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作品数:360被引量:30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洁王洲明张希峰黄维华曹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萧红的“回心”时期——以《七月》散文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2期225-237,共10页冯芽 
在萧红研究中,一个值得透彻分析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她前后期的创作转变,这既关涉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也牵连着作家与时代关系的探讨。茅盾等人将之归因于萧红个人的寂寞心态,此解释多出自友人间的同情之理解,实际上对其后期作品不无失望;...
关键词:《七月》 后期作品 创作转变 萧红 《马伯乐》 性别视域 回心 茅盾 
胡风:新文学进入“腹地”之后的探求——抗战文学的意义再思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320-325,共6页李怡 
胡风和他主导下的七月派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一个更具有"文学"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其历史价值而不是把他简单视之为"抗战"主题的一种呈现,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题目。一方面,《七月》杂志是因为抗战而生,胡风本人的...
关键词:抗战文学 胡风 新文学作家 《七月》 现代文学 七月派 文学题材 中国新文学 国际宣传处 思想启蒙 
《论主观》:一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罪被引量: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第2期90-113,共24页钱理群 
一1945年1月出版的胡风主编的《希望》创刊号上发表了舒芜的《论主观》,胡风在《编后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论主观》是再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使中华民族求新生的斗争会受到影响的问题。这问题所涉甚广,当然也就非常吃力。作者是...
关键词:胡风 《讲话》 左翼文学 周扬 编后记 《希望》 一个问题 《七月》 个性解放 毛泽东时代 
民族战争的宏大叙事与阿垅《南京血祭》的突围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第1期147-155,共9页袁继锋 
毛泽东曾经说过,伟大的抗日战争磨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如果说抗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应该毫不为过。在异族入侵、民族文化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这个温和中庸的古老民族抛开了一切的不和谐、一切的...
关键词:民族战争 民族解放战争 血祭 小说文体 《七月》 胡风 人物形象 七月诗 时代氛围 陈三立 
北京、上海文学中心的陷落与重庆文学中心的形成——略论抗战对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影响被引量:6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2期73-78,共6页张武军 
一北京和上海是我们谈论中国现代文学时无法绕开的两座城市。北京自明清以来就为帝王都,历史的积淀注定北京必将成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龙头,早期的高等学府、作家流派、文艺社团多聚于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第一个十年来说,...
关键词:文学格局 现代文学 中国新文化 胡风 中国诗艺 周扬 《七月》 田园牧歌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十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