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乞者》

作品数:35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玉明田建民刘彦荣钱理群申巧云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河北大学温州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从《求乞者》谈鲁迅笔下的乞丐形象
《中国作家(文学版)》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阎晶明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大脑里总是萦绕着一个形象:求乞者。这当然是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里的《求乞者》留下来的烙印。这让我不由得又泛起一个欲念,我需要对这一不足千字的文章再来一次解读,尽我所能地更全面、更深入。我甚至会产生这样...
关键词:《野草》 散文诗集 《求乞者》 乞巧 欲念 求乞 鲁迅 本事 
“至暗时刻”的情绪释放--《野草·求乞者》重复叙事辨析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9期12-23,共12页刘骥鹏 
河南省高校社科创新团队“中国文化演变与文学转型”(2014-CXTD-08)的阶段性成果。
《求乞者》行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重复”。这种一再出现的重复叙事构成了对某种情绪、事件的强化与突出,值得深入关注。本文以《求乞者》重复的关键词语、句子与意象为重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的某些意味作出辨析,对文本中的某些盲点给予...
关键词:鲁迅 《求乞者》 《野草》 重复叙事 
每天都在感叹——王立世人生感悟诗赏析
《火花》2020年第7期60-64,共5页李树强 
读着诗人王立世的人生感悟诗,突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人生感悟诗,散文诗《求乞者》中“但居布施者之上”的感悟,《狗的驳诘》中“狗的无耻愧不如人”的感悟,自由体新诗《我的失恋》中“爱者互赠”的感悟,《桃花》中“花有花道理”的感悟,...
关键词:世道人心 人生感悟 《我的失恋》 《求乞者》 王立世 旧体诗 在黑暗中 旧时代 
呼唤真人,求索真我--论《求乞者》中的求索者鲁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0-15,94,共7页刘倩兰 
《求乞者》一文鲜明地呈现出了"我"这一不懈求索的乞者形象。乞者的形象基因不仅是《野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生命构成中的亮色。文中"我"对乞儿的拒绝布施体现了鲁迅对人间地狱的拒绝和希望人人成人的博爱,也体现了鲁迅执着寻求...
关键词:鲁迅 《野草求乞者》 虚无 自我 求索 
《复仇》:悲悯(爱),在虚无人间的涌现、殉难,以及成为记忆——《野草》精读之六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期90-92,共3页彭小燕 
可以说,《野草》里一种拒斥意义价值之假象的意志,或者说,宁可求虚无的意志,宁求体味虚无的意志,由隐而显,从《秋夜》一直流贯到《复仇》,其关键性的语汇,大抵可布阵如下:“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无所有...
关键词:《野草》 黄金世界 《秋夜》 《复仇》 《我的失恋》 《影的告别》 《求乞者》 虚无 
《求乞者》:虚无,在“我”与世界之间——《野草》精读之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10期90-93,共4页彭小燕 
《求乞者》与《影的告别》写于同一天,与《秋夜》的写作时间相距仅十天。这中间能够变动的不会是鲁迅的思想,而是鲁迅已有思想的如何适当措辞、有机呈现的问题。《野草》诸篇在初次发表时,标题为《野草》,然后下标《——秋夜》(见《语...
关键词:《野草》 《求乞者》 “我” 虚无 精读 世界 《影的告别》 1927年 
'求乞'与'布施'之间——论鲁迅《野草》中的《求乞者》
《青年时代》2018年第5X期8-9,共2页颜晓莹 
本文从如何理解'我'对求乞者的态度、'我'如何从他人的求乞想到自身的求乞以及如何理解'我'最终选择的求乞方式三个问题切入,通过文本细读展开对鲁迅《野草·求乞者》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全文,借以管窥鲁迅时刻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着...
关键词:求乞者 布施 虚无 反抗 
鲁迅的否定哲学:《求乞者》中的新主体精神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0期8-9,共2页鞠舒同 
《求乞者》中的主体分为布施者和求乞者两个角色,主体通过意识的流动与画面的剪接,实现了这两种对立角色的相通与转换,正是在这种否定转换的尝试之中,新的主体精神被促成,它承载和代表了鲁迅的否定哲学的核心。作者在文章中透露的"对他...
关键词:《求乞者》 他人 自我 否定 新主体 
“过客”的境遇及省思:重读《求乞者》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朱崇科 
《求乞者》不是一篇单纯的反思"求乞者"的散文诗,而是过客/行者和求乞者的遭遇及其反思之作。恰恰是在遭遇中,"我"反思求乞及其背后的他人、自我,甚至是更繁复的国民劣根性;同时,作为过客的"我"却也要面对主客观逼迫下的艰难选择,其中...
关键词:“过客” 《求乞者》 遭遇 自我 走路 
“求乞者”身份与存在之问——鲁迅《求乞者》《孤独者》等文本新论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1期16-25,共10页李玉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意识的重建"(15BZW131)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规划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走向"(04BYJ06)的结项成果之一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一些很奇异的文本和概念,文本如《求乞者》《狗的驳诘》《孤独者》,而概念有“求乞者”“求乞”“像乞食者”“乞丐似的”等,与这些概念相关联的文本是《过客》《铸剑》《非攻》《理水》,还有书信《250411致赵其...
关键词:《孤独者》 《求乞者》 文本 鲁迅 《铸剑》 《过客》 概念 书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