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

作品数:67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果伍联群蒋方王思思龚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入蜀记》影响论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3-86,共14页章华哲 
绍兴文化研究工程2022年度重大项目“绍兴宋韵文化研究、陆游文学渊源与影响研究”(22WHZD01-1Z)。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
关键词:陆游 《入蜀记》 日记体游记 文学影响 
陆游:平生嗜酒不为味
《廉政瞭望》2023年第20期56-57,共2页田向文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王炎除四川宣抚使,召陆游入幕,陆游有《谢王宣抚启》。十二月六日,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今重庆奉节),但因病未能行。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十八日,陆游离山阴赴夔州通判任,跋山涉水,历时150余天,于十月二十七日到...
关键词:通判 陆游 《入蜀记》 入幕 夔州 重庆奉节 
宋代鄂州南市乃城南之市
《武汉文史资料》2023年第8期62-64,共3页刘宝森 
说到古代武昌经济商贸的繁荣,绕不开宋人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中所记述的“南市”。关于宋代鄂州(今武昌,下同)南市,近现代著名学者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言:“南市之得名,盖以其在鹦鹉洲之南。尔时大集在洲,洲乃四面环水...
关键词:《入蜀记》 范成大 《续汉口丛谈》 《吴船录》 陆游 王葆心 鹦鹉洲 鄂州 
陆游《入蜀记》中的饮食文化探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3期225-228,共4页郭一苇 
作为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宋朝,文人的创作中也少不了关于饮食文化的内容,本文就从陆游记录自己入仕夔州的日记体游记《入蜀记》入手,并结合同一时期陆游所做的诗歌,切入陆游这一路所记录的饮食,分析并进行整理,以便后续对这段时期的研究。
关键词:陆游 入蜀记 饮食文化 
大地的温度
《青年作家》2023年第3期151-157,共7页胡笑兰 
古城蕲州,历史人文底蕴厚重。蕲口镇可追溯到宋代,陆游的《入蜀记》中对其就有鲜活的呈现。陆游来到这里,面对蕲口镇市井的热闹,商旅贸易的发达惊诉不已,感慨万千:“自别蜻蜓浦,斯游十载无。”他不由得诗兴大发“居民繁错,蜀舟泊岸下甚...
关键词:陆游 《入蜀记》 人文底蕴 诗兴大发 市井 可追溯 
《入蜀记》称引唐诗考论
《滁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谭子玮 
陆游在入蜀途中多有创作和评论,其《入蜀记》是他在乾道六年自山阴赴任夔州通判途中所写的日记体游记。《入蜀记》称引唐诗凡六十多处,分为即景忆诗、借诗抒情、文献考证和地理考辨四类,形式上以一联两句为主。《入蜀记》称引唐诗最多,...
关键词:陆游 《入蜀记》 唐诗 称引 
陆游笔下的长江纪事
《同舟共进》2022年第8期63-65,共3页刘永加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 1169),诗人陆游被朝廷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即知州副手。次年(1170)闰五月十八日,陆游拖家带口从山阴县( 今浙江绍兴)起程,从水路前往夔州赴任。一家人沿着运河,一路舟行,经萧山,进临安,过秀州、吴江、常州、...
关键词:陆游 《入蜀记》 通判 夔州 浙江绍兴 生态环境 山阴县 总行程 
古井无波涵落月 新诗有味泌香笺——同题薛涛井
《对联》2022年第1期I0006-I0008,共3页任鸿 
薛涛井之说,始于明代,宋、元以前不见记载。据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及曹学佺《四川名胜志》记载,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极清澈,石栏环绕,为明代蜀藩制笺处,每年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笺二十四幅,入贡十六幅,余者留藩邸中,市间绝无售者。...
关键词:薛涛笺 益部谈资 王士性 《入蜀记》 三月三日 薛涛井 高丽 曹学佺 
宋代官员的“公务旅行”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1年第1期72-72,共1页黄纯艳 
景祐三年(1036年),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他将赴任途中的见闻写成一本日记《于役志》,后世官员纷纷效仿,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勝鸾录》等都是其中杰作,反映出宋代官员“公务旅行”的风貌。与出差相比,宋代官员赴任或离职的行程更...
关键词:明代文人 王慎中 欧阳修 范成大 《入蜀记》 公务旅行 陆游 夷陵 
宋代长江行记书写的人文转向——以《入蜀记》《吴船录》为中心被引量:3
《人文杂志》2019年第3期77-83,共7页徐姜汇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子部小说’目录汇考与综合研究"(2018XNL005)
魏晋隋唐时期行记的实用性较强,多为僧侣、使臣所作,颇具"地理志"之性质;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行记书写渐由记录地理状况转向历史考证与文化追忆,陆游、范成大相继创作《入蜀记》与《吴船录》,行记开始呈现书写方式文人化与书写对象人...
关键词:《吴船录》 《入蜀记》 文化记忆 人文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