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

作品数:82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淳黄蕾王莹雷丽平邱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电影中的“电影史”:无声电影历史的另一种视角
《电影文学》2021年第19期118-123,共6页王梅 
与“书写史学”以文字论述和表现历史不同,“影视史学”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及历史见解。以电影自身历史为题材的剧情类电影为电影历史提供了另一种传达方式。《卓别林》《阮玲玉》《默片解说员》三部影片以无声电影时期的电影历史人...
关键词:影视史学 《卓别林》 《阮玲玉》 《默片解说员》 无声电影 
论关锦鹏电影的上海想象
《电影文学》2015年第22期82-84,共3页张晓明 
"九七回归"后香港电影与内地互动合作频频,振兴了电影产业的同时也复杂化了香港文化身份问题。香港导演关锦鹏的三部作品《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均以上海为背景,聚焦旧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记忆,其实是围绕着上海而...
关键词:关锦鹏 上海 《阮玲玉》 《红玫瑰与白玫瑰》 《长恨歌》 
《阮玲玉》与囚笼里的“金丝雀”
《电影文学》2014年第14期31-32,共2页胡远远 
《阮玲玉》截取中国早期电影时期才华横溢、光华四射的著名影星阮玲玉生命中的横截面,为平凡中的传奇涂抹了浓厚的色彩。不管是作为演员的阮玲玉还是作为女性(情人、女儿、妈妈)的她都引领观众视听,让人们关注。大家在仰望明星的同时又...
关键词:《阮玲玉》 阮玲玉 形象 性格 命运 
解析电影《阮玲玉》精致唯美的视听语言
《电影文学》2013年第5期97-98,共2页李娜 
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的主要介质.对于电影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剧情发展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分析视听语言的构成和特点是学习电影艺术的必要途径.《阮玲玉》荣获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和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设...
关键词:镜头 画面语言 听觉语言 沪粤方言 
《阮玲玉》电影主题的多元解读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0年第21期44-45,共2页张健健 
电影主题是指电影作品中所表现的内涵和意义,它是一部影片艺术魅力的根本源泉。一部真正优秀的影片,其主题思想通常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唯有如此才能让观众形成复杂而又深刻的心灵感悟。以电影《阮玲玉》为例,该片主题不仅涉及影星阮...
关键词:《阮玲玉》 主题 悲剧 
一个旗袍女人的“花样年华”——观《阮玲玉》有感
《电影文学》2008年第13期55-55,共1页张丽华 
《阮玲玉》以细腻交织的影像语言,将观众带回到20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回味了一代名伶浮光掠影却又不无深刻的短暂人生。导演在片中综合运用了结构、构图、色彩、音乐等四个艺术要素,将阮玲玉最富戏剧冲突和情感纠葛演绎得淋漓尽致,巧...
关键词:阮玲玉 电影元素 悲剧命运 
在凄美中窒息——从电影《阮玲玉》谈起
《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89-90,共2页魏国迎 
在自杀——死亡的背后埋伏着死者对于整个社会、人生深深的绝望与无奈。封建伦理道德的规约并没有随着政治上清王朝的坍塌而消亡,甚至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也依然是根深蒂固。社会对阮玲玉的逼迫背后,暗含着男性整体压迫女性的男权文化伦...
关键词:女性 男性 男权 社会 
女性角色的困境——解读《阮玲玉》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07年第12期55-56,共2页邱贤 赵棚鸽 
《阮玲玉》是关锦鹏导演的一部关于女性命运的力作,讲述一代影星阮玲玉的后半生。通过阮玲玉的悲剧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角色的困境,从而体会弗洛姆“爱是一种能力”的学说。
关键词:《阮玲玉》 角色困境 爱的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