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作品数:654被引量:94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马玉琛杨威刘寨华段逸山于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素问》“足生大丁”之“足”辨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年第5期1059-1061,共3页鲍健欣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30301);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W0921)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足"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的注释始终未能统一。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向不同的方面发挥,议论层出不穷。"足生大丁"的"丁"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不应囿于后起的疔疮。"丁"与"疔"是包涵和被包涵的...
关键词:黄帝内经 足生大丁 文献研究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质疑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6年第1期12-12,共1页陈明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历代医家对此仁智互见,注释不一,尤对“阴”、“阳”二字的理解每多不合本旨。笔者不敢苟同,特陈管见。 历代医家的代表性注释有三。 其一,“阴”为尺脉,“阳”为寸脉。王冰注曰“阴...
关键词:《素问》——注释 
发“肝者,将军之官”之意蕴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贾孟辉 贺晓慧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把肝喻为将军之意蕴。对此历代注家并未深究其竟,率多随文衍义,独从其“志怒气急”、“刚悍用强”之意作训。如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注曰:“肝主怒,拟其似者,故曰将军。怒则不复有谋...
关键词:《素问》 肝(中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释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年第3期8-8,共1页徐兴国 
《秦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多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秋多养阴”是医家公认的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素问》——注释 
“不欲如地苍”考辨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年第3期12-12,共1页关晓光 侣雪平 
《系问·脉要精微论》曰“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其中“地苍”一词十分费解,且从未见他书使用过,一直是注释《内经》的难点之一。古代注家如王冰、张志聪对此未加注释。然马莳曰“盖地仓则黑带沉滞矣”,张介宾注曰“地之苍黑,枯暗...
关键词:《素问》——注释 
阴阳寓于五行之中——读《素问·宝命全形论》之启示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年第3期20-20,共1页王晓梅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藉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形...
关键词:《素问》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身年虽寿”浅释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年第1期4-4,共1页贾春宝 关晓光 
《素问·上古天真论》:“……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中“身”字。杨尚善、王冰等历代注家均未注释,只将“身年虽寿”译成“年龄虽高”(《黄帝内经素问译释》)或“虽然年达百岁”(《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另外,《内经讲义》(五版教材...
关键词:《素问》 注释 
古典医籍中的“官”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年第1期27-27,共1页彭慕斌 
君主之官指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一种称呼。由于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故称。将军之官指肝。《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
关键词:《素问》注释 
膻中小考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年第2期3-3,共1页贾钰华 
膻中一词屡见于古典医籍中,始见于《黄帝內经》。综观《素问》、《灵柩》162篇,谈到膻中多处,但各有不同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 一是指心包络。《素问·灵兰秘典论》载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之句,认为膻中象君主身边的内臣,...
关键词:膻中 心包络 灵兰秘典论 《素问》 宫城 代指 古典医籍 八会穴 根结篇 大敦 
运用“通法”一得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年第2期37-37,共1页曹艺 
罗××,男,45岁,干部。于1982年7月20日初诊。其妻代诉: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但性仍嗜酒如命。昨晚赴宴,饮大曲酒近1斤,返家不久,便身热如焚,头痛欲裂,欲呕未呕,二便不解,尤是右手肘窝正中静脉处凸起一块5×2×2厘米肿块欲裂,疼痛难忍,...
关键词:中医治法 《素问》 泻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