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光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注释脉诊《内经》经络针灸学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医学与哲学》《中医文献杂志》《中医药信息》《中华中医药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脉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医脉诊文化研究引论被引量:5
《医学与哲学》1996年第5期232-234,共3页关晓光 车离 
从本质上讲,与其说脉诊是一种经验、技术,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脉诊,以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倍受重视为切入点,较深入地考察了其从“器”转化为“道”,从“虚化”走向“神化”的历史过程,探究了其与...
关键词:脉诊 历史 文化研究 
赵继宗《儒医精要》及其亡佚的主要原因被引量:1
《中医文献杂志》1996年第1期16-17,共2页关晓光 王铁策 
赵继宗《儒医精要》及其亡佚的主要原因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150040)关晓光指导王铁策关键词:赵继宗,《儒医精要》,亡佚原因笔者在开展《中医古籍在日本的流布》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到赵继宗的《儒医精要》一书流布问...
关键词:赵继宗 儒医精要 亡佚原因 中医典籍 
马王堆医书脉诊水平初探被引量:7
《江苏中医》1995年第12期30-31,共2页关晓光 白善吉 
马王堆医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医籍,其脉诊内容表现为:开创“遍身诊法”之先河;出现“寸口诊法”的思想苗头;提出诊“脉”辨证的范例;发现了某些特殊脉象。它是中医脉诊发展的历史源头。
关键词:马王堆医书 脉诊 遍身诊法 寸口诊法 
“不欲如地苍”考辨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年第3期12-12,共1页关晓光 侣雪平 
《系问·脉要精微论》曰“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其中“地苍”一词十分费解,且从未见他书使用过,一直是注释《内经》的难点之一。古代注家如王冰、张志聪对此未加注释。然马莳曰“盖地仓则黑带沉滞矣”,张介宾注曰“地之苍黑,枯暗...
关键词:《素问》——注释 
《内经》“血脉气化”之探讨被引量:2
《中医函授通讯》1994年第2期9-9,共1页关晓光 李同军 
《内经》在描述经脉时大量引用了“血气”或“气血”等词,对此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是“血”与“气”二词的连用,是词语从单个词素向复合词语转化的表现。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构词上的问题,还反映了某种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1 ...
关键词:内经 注释 血脉气化 
推拿治疗股骨颈骨折所致的膝关节强直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1993年第2期6-6,共1页李同军 关晓光 
膝关节强直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常见后遗症。对此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一般多采取患者主动锻炼的方法,并对推拿手段抱慎用态度。笔者自1989年至1991年,用推拿结合主动锻炼综合治疗此症(50例),并与单纯主动锻炼疗法(50例)对比,肯定了推拿锻...
关键词:推拿手法 膝关节强直 
中医“血脉气化”及机制初探被引量:1
《中医药信息》1993年第3期3-4,共2页关晓光 李同军 
1 富“气血”,重在“气”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了11条“脉”。“脉”本字为“爬”,据《说文解字》,“爬”,血理分行体者,显指血管。当时,人们对“气”也开始有所认识,并用其解释某些医学问题。如《脉...
关键词:中医学 血脉气化 
经络之源起被引量:1
《针灸学报》1992年第5期1-4,共4页关晓光 
目前关于经络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由穴连经”说、“导引行气”说,感传论、血管论,前三说基本着眼于经络是古人如何发现的,而第四说则侧重于经络认识是怎样形成的。而据现有文献和实物而言,马王堆医书中有“脉”无穴、砭石最初是...
关键词:经络 针灸学 
治水·经络·调经
《针灸学报》1992年第2期52-54,共3页关晓光 侣雪平 
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人们对水的依赖和恐惧,相继相伴地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河川崇拜与河川治理。甲骨文就有大量祭奠黄河及与殷人生活休息相关的安阳河、漳河等的卜辞,并带有明显原始河流崇拜的迹象。周朝后,一般民间仍只祭自己居...
关键词:针灸学 经络 
阴阳学说与经脉体系的形成——兼释《内经》“手厥阴脉”缺足
《陕西中医函授》1991年第2期12-13,共2页侣雪平 关晓光 
阴阳学说经过了起始、发展、形成的过程,其间曾有“一阴一阳”说,“二阴二阳”说,“三阴三阳”说等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过程影响着经络体系的形成,《内经》个别篇章中“手厥阴脉”的缺足,是“二阴二阳”说向“三阴三阳”说过渡的表现...
关键词:阴阳学说 经脉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