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

作品数:127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褚静涛葛坤英周文顺萧仕平邓孔昭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清代之台湾商人与寺庙──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四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31-38,共8页颜章炮 
关键词:寺庙 台湾商人 清代台湾 碑文 台湾南部 《台湾通史》 天后宫 台湾省 商业贸易 郊商 
论清代台湾商品市场的演变被引量: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39-45,共7页黄福才 
关键词:台湾市场 台湾经济史 品市场 清代台湾 市场网络 市场结构 大陆市场 《台湾通史》 传统市场 商业经营 
略论刘铭传在台湾实行的丈田清赋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105-107,104,共4页黄天祝 
中法战后,台湾满目疮痍,百废待举。1886年6月(清光绪十二年五月),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不久,就向朝廷上《请丈量田亩清查赋税疏》,正式提出在台湾实行丈田清赋的主张。为什么刘铭传一到任就急于抓丈田清赋呢?其指导思想有二:首先,他从台湾...
关键词:刘铭传 《台湾通史》 田赋 土地赋税 台地 田园 地丁 东南大陆 查田 台湾史 
明清时期闽南人口的海路外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46-53,共8页苏鑫鸿 
闽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是唐宋时期河南、安徽等地汉族人民南迁的结果。但是,宋元时期,闽南人口便呈现出从海路外流的趋势,只是这种流动数量不大,且极分散,始终是一种无组织的个别的行动。到了明清时代,当封建生产关系所加给农业的种种...
关键词:闽南人 海路 闽南地区 晋江 《台湾通史》 明清时期 永春 南洋 道光 县志 
台湾建省后岁入考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69-73,共5页邓孔昭 
台湾建省以后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这是对当时台湾社会经济作出正确估量的主要依据之一。过去,史学界采用的数据,主要是根据刘铭传的传记材料,或连横《台湾通史》度支志中“建省以后岁入总表”(附后),因而得出三百万两或四百四十万两...
关键词:岁入 刘铭传 台湾建省 台湾经济史 商务局 《台湾通史》 地丁 奏议 年收入 盐课 
郑氏时期台湾农民的田赋负担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47-54,共8页陈动 
关于郑氏时期台湾的赋税,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赋税过重:清朝统一台湾后,试图依照郑氏政权征收赋税的条目,“按额征取”,靖海侯施琅就以台湾赋税过重,向朝廷上《请蠲减租赋疏》指出:“今部臣苏拜等所议钱粮数目,较伪藩郑克...
关键词:郑氏政权 田赋负担 《台湾通史》 农民 武官 佃农 私田 赋税 统一台湾 清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