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行为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小玲韩喜平陈海宏吴平王玮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吉林大学新华通讯社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决策探索》《中国研究生》《党员干部之友》《资治文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研究生科研失信的深层原因被引量:2
《人民论坛》2018年第19期57-57,共1页韩喜平 
科研诚信是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恪守的道德和规范。近年来,高校师生学术失信甚至学术造假行为屡被曝光,伪造、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从论文段落剽窃到大面积抄袭,甚至包括致谢全篇复制都存在不少典型案例...
关键词:科研工作者 研究生阶段 失信问题 原因 学术造假行为 科学研究过程 科研诚信 道德习惯 
用法律遏止学术造假行为
《老年人》2014年第1期17-17,共1页田芳 
调查发现,如今的学术论文被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甚至把论文代写、代发当作一条谋利途径。
关键词:学术造假行为 法律 学术论文 明码标价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年第32期10-10,共1页
防学术造假规定“杀伤力”待提高 中国教育部将出台新规定打击高等学府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但一些学术界人士表示,规章制度在应对猖獗的学术论文剽窃、学历造假,以及威慑那些掩盖违法行为的机构等方面起不到什么作用。
关键词:学术造假行为 外刊 中国教育部 高等学府 学术论文 规章制度 违法行为 杀伤力 
科技奖造假奖项被撤销始末——六位老教授拍案而起实名“打假”
《公民与法治》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这是中国首次因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在获悉这一消息后,曾连续几年对李连生涉嫌学术造假行为进行实名举报的西安交大6位老教授表示,此举显示了国家对打击学术造假的态...
关键词: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获奖项目 “打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教授 撤销 学术造假行为 西安交大 
一把手动态
《资治文摘》2010年第12期7-7,共1页
万钢:对学术造假行为将采取“零容忍”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在11月1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对于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处理。
关键词:一把手 学术造假行为 全国政协副主席 “零容忍” 动态 中国科协 学术腐败 科技部 
万钢:对学术造假行为将采取“零容忍”
《决策探索》2010年第21期7-7,共1页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11月1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对于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要加强诚信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过程中,要对一切学术造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包...
关键词:学术造假行为 “零容忍” 万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科协 学术腐败 诚信建设 项目立项 
学术的天空何时湛蓝
《检察风云》2010年第12期11-13,共3页刘海明 
【反思】中国要扭转学术风气,需要通过专门的立法来规范学术造假行为。在发达国家,知识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物质生产的比例。就世界范围来看,知识创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指标。而学界范围来看,知识创新...
关键词:学术风气 学术腐败现象 学术造假行为 国家软实力 国民生产总值 知识生产 知识创新 发达国家 
谁该为中国的学术不端埋单?
《中国研究生》2010年第4期58-59,共2页吴鹏 
2009年似乎对中国学术界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年初,浙江大学某年轻博士后的学术造假行为被国际期刊曝光;年末,井冈山大学两名年轻教师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的造假行为再次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说这个“玩笑”不大,是因为类似...
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学术界 学术造假行为 埋单 国际期刊 2009年 国际学术界 井冈山大学 
教育部首次发出通知:严肃处理学术造假行为被引量:2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第7期6-6,共1页
教育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关键词:不端行为 教育部 高等学校 学术成果 通知 高校 处理 造假行为 机构 个人 
陆道培院士自暴“家丑”揭穿弟子学术造假行为
《科技导报》2009年第10期11-11,共1页代丽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造假行为 学术 北京大学 科技奖 研究所 血液病 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