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

作品数:318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幸谦李法惠陈广通许子东朱旭晨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复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中文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下)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3期93-105,共13页陈建华 
七、晚期的"金石"风格翻开《小团圆》,"斯巴达克斯"的叛军"等待"杀机,小说大部分为二战所笼罩,日军的炸弹纷落于沪港双城,之雍潜逃前夜九莉的动刀之念,她梦见父亲带她兜风像阎瑞生谋杀案,汝狄手持劈杀打胎医生的柴斧。身处刀光飞舞、金...
关键词:自我救赎 《小团圆》 《罗生门》 张爱玲 斯巴达克斯 九莉 阎瑞生 晚期风格 
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中)
《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1期79-94,共16页陈建华 
《小团圆》中九莉对性事的细腻感受皆触及人性深处,包括她自己难以驾驭的"神秘与恐怖"。九莉与她母亲感同身受,从情欲层面反映现代娜拉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比经济上更为深刻,含有对现代女性命运的反思。张爱玲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好似在记...
关键词:张爱玲 晚期风格 《小团圆》 “现时感” 
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上)被引量:2
《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4期18-26,共9页陈建华 
回到中文,回到自身,探寻文学与自我的终极意义,是张爱玲"晚期风格"的基本特征。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叙述盛九莉在没落贵族之家的感情成长史,以穿插藏闪、自由联想与蒙太奇手法编织她的记忆碎片。她对爱情、亲情及自我的深刻剖露令人震...
关键词:张爱玲 晚期风格 《小团圆》 《红楼梦》 《海上花》 《对照记》 文学现代性 
张爱玲作品中的桑弧初探及其它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符立中 
自从《小团圆》面市,许多等而下之的研究者,就自动当起了戏院领位员,连忙不迭、无师自通地玩起"对号入座"的游戏,自以为领悟了张爱玲的其实连他(她)自个儿都不是的人生奥秘。粉红色的眼镜戴多了,遇到别人引经据点的指证还责怪别人戳破...
关键词:张爱玲 桑弧 梁京 苏青 潘柳黛 《小团圆》 
《小团圆》后话
《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120-120,117,共2页高全之 
《忏悔与虚实——〈小团圆〉的一种读法》原稿曾请郑树森教授审评,未曾轻率为之。文章登出之后,竞发现补充意见之需要。所幸零散诸条似乎未犯重复哕嗦之病,遂一一补充于此。
关键词:《小团圆》 补充意见 小说 文学 现代作品 高全之 
忏悔与虚实——《小团圆》的一种读法被引量:4
《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75-82,共8页高全之 
小说家言,未可全信。 ——俞平伯 一 绕道。 暂且避开《小团圆》是否违反作者意愿出版的辩场。我们并非否定那个议题。在现实考量里,我们希望在本书引发的相互抵触的论争之外,界定一种易懂可行的读法,以便建立清楚的,也许大多...
关键词:读法 团圆 忏悔 小说家 俞平伯 解析 
一个最不多愁善感的人:——谈张爱玲的《小团圆》被引量:2
《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91-94,共4页彭丽君 
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与之雍给她受过罪。 ——张爱玲《小团圆》(第276页) 如果盛九莉是张爱玲的话,张说自己是一个不善于愁感的人,这相信是大部分熟悉张爱玲作品的读者也赞成的。作为一个说故事...
关键词:张爱玲 团圆 悲天悯人 胡兰成 张说 故事 无情 
时间与记忆的“灰烬”——关于张爱玲《小团圆》的讨论被引量:2
《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95-110,共16页吴晓东 李佳 费冬梅 艾江涛 李雅娟 燕子 李国华 
吴晓东:张爱玲《小团圆》的出版发行,某种意义上构成了2009年上半年文学界甚至文化界的事件。我参加大陆版首发式的时候,得知《小团圆》首印量就达到了50万册。从发行到造势,继而是媒体上对《小团圆》的各种言说,使得张爱玲的轰动...
关键词:张爱玲 团圆 时间 记忆 小说文本 出版发行 轰动效应 消费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