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

作品数:981被引量:64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光泽姚继中杨芳黄玲青叶渭渠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方文学(中)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源氏物语》中的物哀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2期93-93,95,共2页陈小杨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所著的长篇小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源氏》以日本平安时代为背景,故事围绕着天皇之子光源氏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故事展开,书中通过主人公源氏的仕途和爱情生活,处处折射出平安朝廷浮华千...
关键词:源氏物语 物哀 光源氏 
论《长恨歌》和《源氏物语》中的哀感文化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12期118-120,共3页栗瑞彤 闫续瑞 
《长恨歌》和《源氏物语》最深的羁绊就是爱情和爱而不得的感伤,笔者就两部作品中的哀感文化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联系。从整体看,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在借鉴白氏《长恨歌》基础上进行的日本化改造。两部作品中的“哀”不仅仅表示哀伤...
关键词:长恨歌 源氏物语 白居易 紫式部 哀感文化 
从“物哀”的角度看《源氏物语》中“花”意象的生成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5期23-25,共3页舒练 
“花”意象作为一种审美存在贯穿于《源氏物语》始终,无论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抑或是和人物、情节紧密相连的功能元素,其生成过程就是《源氏物语》完备“物哀”理念的过程。本文旨在从“物哀”的角度,结合王国维的“境界”说,反...
关键词: 物哀 境界 审美存在 自我观照 
《源氏物语》饮食文化研究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10期82-85,98,共5页陈漠溢 
本文以紫式部著,与謝野晶子译,株式会社角川书店出版発行的56回《源氏物语》(上、中、下)为文本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源氏物语》的创作时间、文学地位、大概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其次,找出《源氏物语》中出现的食物,将其...
关键词:源氏物语 平安时代 贵族 饮食文化 
光源氏为何要被降下臣籍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8期79-80,共2页尹蕾 
读过《源氏物语》的人都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光源氏”并非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一个绰号。“光”是取自“光彩照人”之意,“源氏”则是他被降下臣籍之后的赐姓,因此丰子恺译本中又称之为“光华公子”。他原本是桐壶帝最疼爱的第二...
关键词:光源氏 《源氏物语》 主人公 故事 “光” 丰子恺 皇太子 皇子 
浅析《源氏物语》中六条御息所的形象及意义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7期39-40,共2页鹿靖靖 
《源氏物语》是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代表者之一——紫式部——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平安朝文学的集大成,也是物语的最高杰作,被认为是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作品中不仅仅体现了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也表现了佛教中的宿命观、平...
关键词:源氏物语 六条御息所 烦恼与痛苦 女性命运 
花中的情感与寄托——以《源氏物语》《夕颜》一卷为中心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4期78-79,共2页宁恺 
《源氏物语》从它成书至今引得无数读者、文艺家、文学评论者为之倾倒。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变化,《源氏物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了数以百计、数以万计文艺家的创作灵感。《源氏物语》对后世日本文学...
关键词:自然景色 夕颜 情感变迁 
《十日谈》与《源氏物语》中女性角色之比较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9期28-29,共2页韩博 
本文以蒙费拉特侯爵夫人与空蝉,琦思梦达与夕颜,伊菲金妮亚与紫姬,格里雪达与明石姬四组典型女性形象为例对比了《十日谈》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角色。指出在以《十日谈》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多以“动”的特征与命运抗争...
关键词:《十日谈》 《源氏物语》女性角色 
深井中挥之不去的幻影——以《古都》和《挪威的森林》为鉴.浅析《源氏物语》中的薰君和他的情人们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9期9-11,共3页瞿志丽 
川端康成的《古都》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可以看作是千年之后人们对《源氏物语》的一个很好的注解:像木月一样,死亡也是大女公子的最后一件作品,大女公子离去之后,薰君陷入的困境如同陷入深井一般无法自拔,而作为...
关键词:薰君 情人 深井 幻影 
被压抑的情感——论《源氏物语》中的幽灵及女性的被妖魔化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4期15-16,共2页王文娟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首开文学作品描写幽灵鬼怪的传统,书中形形色色的幽灵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被压抑的情感”之隐喻系统,女幽灵“作恶者”的角色生动地反映男权社会女性被当作与男性相对的“他者”及其不可避免被妖魔化的命运。日...
关键词:幽灵 被压抑 被妖魔化 恐怖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