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作品数:709被引量:143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汉华莫于川章剑生肖卫兵吕艳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瞭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府信息公开待补“法律短板”
《瞭望》2016年第3期38-39,共2页李松 
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条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嘹望》新闻周刊记者从2015年12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中国政法大学 短板 法律 《条例》 2008年 法治政府 新闻周刊 
政府信息公开再破题
《瞭望》2014年第32期38-39,共2页李松 
从总体水平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地之间差距明显,部门信息公开尚不深入,需要主动公开信息回应公众诉求 自我国2008年5月1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如何,一...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破题 中国政法大学 2008年 公开信息 《条例》 社会关注 法治政府 
打开政务透明窗口
《瞭望》2012年第10期52-52,共1页李松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掷地一言激荡了多少人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政务公开的探索,2008年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迄今,政务公开已纳入法制框架,渠道不断拓宽,民众和政府广泛对话的平台初步构建。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政务透明 窗口 政务公开 2008年 80年代 权力 法制 
政府信息公开要有问责机制
《瞭望》2010年第14期19-19,共1页陈文祥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4月1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吕艳滨副研究员提供的《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公开情况评析》显示,国务院27...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问责机制 年度报告 行政机关 2010年 中国社科院 2009年 门户网站 
有关“法律瓶颈”待解
《瞭望》2009年第29期24-24,共1页程义峰 秦亚洲 陈冀 杨金志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来,条例与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的协调也有待加强。 在条例实施中,一些政府部门倾向于以国家秘密为由不公开有关信息。此类案件反映到法院后,由于保密法的效力等级高于条例,法院莫衷一是。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法律 国家秘密 政府部门 效力等级 保密法 档案法 法院 
L81份申请与18份回复被引量:2
《瞭望》2009年第29期23-23,共1页秦亚洲 程义峰 
河南省南阳市市民王清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南阳市上至市委下至一个区的蔬菜办公室共181个行政部门,提交了7项政府信息公开书面申请,但只有18个部门按期给予了回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政府虽成立了专门机构...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行政部门 书面申请 新闻周刊 《瞭望》 专门机构 南阳市 河南省 
信息公开是政府的法定义务被引量:1
《瞭望》2009年第28期64-64,共1页周汉华 
自去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条例在各地的实施参差不齐,整体来讲并不理想,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推进,使信息公开真正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法定义务 信息管理 信息安全 
信息公开要解法律瓶颈
《瞭望》2009年第21期16-16,共1页廖文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来,部分法规条文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解。防止一些政府部门故意曲解法规条文、钴法律空子,限制公民知情权,逃避信息公开义务,已成为亟待解开的“法律瓶颈”。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法律 公民知情权 政府部门 法规 故意 逃避 
对保密法的新要求被引量:1
《瞭望》2008年第21期39-41,共3页熊文钊 张步峰 
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对于促进我国建立透明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条例共分五章,除了总则和附则,主要规定了“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监督和保障”等内容,总计38条。这是中...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保密法 中国政府 公民知情权 公众知情权 透明政府 自我革新 国务院 
划出公开与保密“红线”
《瞭望》2008年第21期40-41,共2页程士华 王勉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面前,有一道天然的难题——如何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在20年前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的时候,社会各界对于“信息公开”还没有形成如今日一般的共识,因此保密法以及与之...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保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秘密 立法宗旨 线 档案法 统计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