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云》

作品数:49被引量: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祖襄陈秉义李笑莹王震亚梁晓镌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艺术研究》《人民音乐》《琴童》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琴曲《潇湘水云》“理”与“气”的三维阐释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172-178,共7页刘畅 
南宋理学的建立是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彼时文人与音乐家普遍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作为文人音乐的古琴艺术中具有显著的表现。本文结合《五知斋琴谱》的传谱版本,以理学思想中的两个核心观点“理”和“气”为...
关键词:《潇湘水云》 “理” “气” 三维阐释 
九嶷山的回声——琴曲《潇湘水云》随想
《音乐世界》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陆一苇 
悠悠地,幽幽地,风把古琴的吟咏从远处送过来。那是琴师的种种手法变幻出的醉人乐音:按指荡吟瞬间让“白云遮掩了唱歌的溪涧,泛音滚拂刹那令水波托起霞光中远去帆影……”起伏跌宕,又起伏,再跌宕。一曲《潇湘水云》,就这样让我魂牵梦绕,...
关键词:起伏跌宕 九嶷山 《潇湘水云》 
古代民族乐器的再应用价值——以宋代古琴名曲《潇湘水云》为例
《美化生活》2023年第20期20-22,共3页郭靖方 
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以民族管弦乐《潇湘水云》的改编为例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21年第15期81-83,共3页李美佳 
改编创作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需要当代作曲家运用全新的作曲技法对传统曲目进行移植,在移植中创作。在尊重原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作品内在音乐表现的可能性,传承作品的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高为杰...
关键词:改编 创作 《潇湘水云》 
旧时月色在潇湘——我的30年《潇湘水云》之路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期456-462,共7页张子盛 
《潇湘水云》作为中国古琴十大经典古曲之一,是琴曲中弹奏难度等级最大的曲目之一,对指法技巧、音乐素养、人文气质都有极高的要求。至今传谱有50余种,在思想内容、曲式结构、技术技巧及旋律的可听性等方面,都充分代表了唐宋以来古琴艺...
关键词:潇湘水云 神奇秘谱 古琴传播 
画外之音——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与郭沔《潇湘水云》比较鉴赏
《大观(论坛)》2020年第5期170-171,共2页高若琳 
宋代是一个崇尚平淡美的时代,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其艺术审美特征在宋代文人的不断创作之下都充满一种淡然超远的美感,作为宋朝主要艺术门类的画与乐亦是如此。文章将画与乐融合一体,比较鉴赏宋代"米氏山水"与"浙派古琴"的相通相连之处...
关键词:“米氏山水” “浙派古琴” 潇湘之意 
听琴图
《新少年》2020年第4期40-40,F0003,共2页
《听琴图》,绢本设色工笔画,据传为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所作。描绘的是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听琴图》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画构图严谨,典雅细致。有学者考证,画面中...
关键词:宋徽宗赵佶 《潇湘水云》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题解流变考
《艺术品鉴》2019年第10期160-165,共6页刘峰 
在中国古琴文化的流脉当中,《潇湘水云》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曲目,初创于南宋,是浙派琴家郭楚望诸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成曲后流传甚广,为一众琴人所爱,见载于多个琴谱,流传至今,也产生了多个不同的版本,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近代琴人共同钟...
关键词:《潇湘水云》 古琴曲 流变 题解 古琴文化 曲目 流传 
吴景略版和查阜西版《潇湘水云》之理解范式对比探析
《北方音乐》2019年第9期82-84,120,共4页陈春香 樊继健 
古琴曲《潇湘水云》是南宋浙派琴家郭沔的代表作,历代琴人弹奏,多家琴谱刊载。本文从《潇湘水云》的创作历史到传谱发展到当今吴景略版和查阜西版两种不同演绎风格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理解脉落,尝试以西方历史学的理解范式与中国文艺理论...
关键词:《潇湘水云》 创作 传谱 吴景略 查阜西 理解范式 
古琴曲《潇湘水云》赏析
《艺术大观》2019年第7期30-30,共1页苟英杰 
《潇湘水云》是古琴艺术中罕见的具备丰富音乐内涵和宏大曲体结构的代表乐曲,是众多琴家喜闻健弹的高级别琴曲。重温南宋历史背景,分析该曲的创作源流、曲谱曲解以及演奏技能上的重要音乐涵养,从而启发心智,达到融通琴意与古人神交。
关键词:《潇湘水云》 曲谱 曲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