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丝·赫勒

作品数:99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傅其林赵司空王秀敏颜岩文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理论》《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文教资料》《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伦理学、现代性与马克思——阿格妮丝·赫勒访谈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4期101-107,共7页张笑夷 阿格妮丝·赫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列菲伏尔城市现代性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ZX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阿格妮丝·赫勒现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阿伦特哲学教授,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近年来,赫勒教授的“道德哲学三部曲”“历史理论三部曲”等著作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授 社会研究 代表人物 历史理论 道德哲学 思想资源 
现代需要何种历史意识——基于阿格妮丝·赫勒的历史理论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6期124-130,共7页马建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研究"[项目编号:17CZX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以来种种直接和间接的受苦体验促使赫勒提出一种区别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的新的历史理论,以期现代的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形成一种"经过反思的一般性之意识"。此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当下意识,即意识到当下是区别于过去和未...
关键词:现代性 历史意识 历史理论 
激进需要的满足与现实乌托邦的期许——阿格妮丝·赫勒需要理论的旨趣被引量:7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5期103-109,共7页王秀敏 于慧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布达佩斯学派激进政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YJC71005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4B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阿格妮丝·赫勒通过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详细解读,明确提出了"激进需要"这一主题,尽管目前一些学者已经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释,但激进需要如何产生这一问题以及激进需要满足的意义则是需要更加深入挖掘的...
关键词:需要的异化 激进需要 满足 异化意识 现实乌托邦 
规则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之间——评阿格妮丝·赫勒的道德理论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颜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布达佩斯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3YJC720042]的阶段性成果
赫勒的道德理论意在阐明"好人存在,但好人何以可能存在?"这一道德哲学基本问题。"人类条件"的理论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境遇以及所面临的道德悖论,将偶然性转变为自身的命运,才能安身立命,避免人类社会终结。道德主体必须做出关于存...
关键词:赫勒 人类条件个性道德 美德伦理 规则伦理 
论阿格妮丝·赫勒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124-129,共6页赵司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A-00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AKS005
尽管与拉克劳和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相比,赫勒的后马克思主义不能算作精致,但它仍然有着自洽的内在逻辑。构成赫勒的后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的核心环节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主义理论、个人及其绝对地位的确立、取消对抗的无产阶级和后现代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 个人 阶级 后现代的政治学 多元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