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伯-格里耶

作品数:21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长才余中先李莹唐铎单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成人教育》《国家人文历史》《当代外国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擦除之物:浅析阿兰·罗伯-格里耶《橡皮》
《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183-187,共5页颜诗桐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橡皮》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一名侦探奉命去调查一起未遂的谋杀案,不料却在巧合中杀死了案件的受害人。如果说,这样一场误杀受害人多少还算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能够稍稍满足一下追求奇观性与娱乐性的读者...
关键词:阿兰 因果关系 侦探小说 逻辑链条 出人意料 娱乐性 
“为了一种新电影”: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电影美学
《文化与诗学》2018年第1期130-146,共17页王长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自然叙述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BZW01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电影与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其电影创作及相关论述,探讨法国新小说家、电影导演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电影美学。罗伯-格里耶的电影与其小说在精神上一脉相承,挑战现实主义模式,致力于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保有了毫不妥协的先锋姿态...
关键词:罗伯-格里耶 电影美学 现在时 不连贯 互文性 发生器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电影的美学特征
《电影评介》2015年第15期60-62,共3页李莹 
山东省枣庄市科技局项目"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作家研究"(项目编号200923-3)资金支持
20世纪60年代,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电影是法国"新小说"派在电影领域的新探索。在《未来小说的道路》一文中,他认为小说改编的电影为他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电影通过精选场景,将小说字句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在原著的小说里...
关键词:阿兰 里耶 “新小说” 美学特征 左岸派 后现代生活 雷乃 叙事艺术 人物设置 人物形象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描写:客观?主观?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1期96-97,共2页费昕昕 
新小说派的描写,尤其是新小说派代表人物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作品中的描写总会被贴上"客观性"的标签,但作家本人却认为"新小说只追求绝对的主观性"。本文试从罗伯-格里耶理论文集《为了一种新小说》的具体观点出发,结合其小说《嫉妒》...
关键词:新小说 阿兰·罗伯-格里耶 客观性 主观性 
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7期148-150,共3页唐铎 
中国对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译介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翻译了他的全部小说,对他的关注也从学术研究领域扩及到大众传媒领域。本文通过对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中国半个世纪间译介与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接受特点,并...
关键词:罗伯-格里耶 中国 译介与接受 反思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创作理论探究
《成人教育》2013年第1期122-123,共2页李航 
2012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YJSCX2012-285HLJ
文章对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创作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对其早期的实验小说创作理论包括物象描写、"摄影机眼"的运用进行分析,对罗伯-格里耶在电影小说领域的创作进行阐述,从而对其小说创作理论进行一个整体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小说 物象描写 摄影机眼 电影小说 
论阿兰·罗伯-格里耶“反小说”的空缺艺术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2期152-154,共3页李莹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世纪欧美作家的叙述话语"(项目编号:S07WF31)资助
萨特用"反小说"来概括法国"新小说"派的作品特点。但新小说派内部各个作家的小说探索是不尽相同的。新小说派的领袖阿兰·罗伯-格里耶在"反小说"的道路上就走得比较远。他在小说创作中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整体观,提出了空缺论。其预设的空...
关键词:“反小说” 空缺论 叙事张力 
阿兰·罗伯-格里耶先生收
《国家人文历史》2012年第2期110-113,共4页刁斗 
罗伯-格里耶(1922年8月18日-2008年2月18日),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电影大师。20世纪50至60年代,以罗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开宣称与19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决裂,探索新的小说表现手法,法国文学评论家称...
关键词:格里耶 新小说派 阿兰 重大影响 窥视者 现实主义 克洛德 法国文学 文学传统 表现手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的叙述者之谜与不可靠叙述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67-76,共10页王长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视觉叙事的可能与限度---罗伯-格里耶小说实践及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9XJC751007】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09QK52】;"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本文对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叙述者"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不确定的叙述者"是罗伯-格里耶建构其"不确定叙事话语"所采取的重要叙述策略,并对其叙述者为何"不确定"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其中后期作品中独特的"不确定叙述者"对...
关键词:罗伯-格里耶 不确定的叙述者 叙述策略 不可靠叙述 
《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总目录(总第217—222期)
《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布跃华 
关键词:作家 文学奖 获奖小说 访谈录 阿兰·罗伯-格里耶 瓦尔泽 帕斯捷尔纳克 克莱齐奥 诗歌奖 布克奖 契诃夫 图书奖 回忆录 叙事散文 普利策奖 普利策新闻奖 俄罗斯 巴赫 编译 菲利普·罗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