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姆斯

作品数:96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钟文华任平章艳萍李日莲傅守祥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格面具、阴影与阿尼姆斯:荣格式解读《觉醒》中的埃德娜命运
《海外文摘》2024年第14期0004-0006,共3页胡雨曦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一部探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主人公埃德娜·庞蒂埃(以下简称埃德娜)在19世纪末父权社会中的挣扎与觉醒历程。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埃德娜,被社会期待束缚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
荣格心理学视域下的迎春悲剧再解读
《今古文创》2022年第23期28-30,共3页赵小静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当代心理学派神话研究反思与本土化开拓”(项目编号:20XZW030)。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对贾迎春的着墨不多,迎春懦弱的性格和悲惨的命运让人唏嘘,但背后的心理原因更引人细思。结合荣格关于自性化的理论,依次分析迎春在自性化过程中的接连失败:高度僵化的人格面具...
关键词:荣格 自性化 《红楼梦》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姆斯 
试论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玛丽亚·莫列夫娜》的历史起源与现代演变被引量:1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13-20,共8页范宗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ZDA272)阶段性成果。
《玛丽亚·莫列夫娜》是一个在俄罗斯广为流传的民间童话故事,其故事本身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发生学的层面来看,这则故事的产生与古代氏族社会中的成年授礼仪式密不可分,故事文本中保留了大量的仪式痕迹。从流传学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俄罗斯童话 成人仪式 历史起源 阿尼姆斯 
荣格原型理论观照下“女驸马”的女性形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71-74,共4页姚瑶 
荣格的阿尼姆斯原型和人格面具原型是文学批评中分析角色内在特质的重要理论依据,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珍便兼具"男性气质"和双重人格面具特征。基于该原型理论,对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珍一角进行研究,挖掘其从大家闺秀到"女驸马"...
关键词:原型理论 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 女性形象 
“木石前盟”的心理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7期17-19,共3页周彩虹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沙盘游戏中本土沙具的研发与应用研究”(2018GXJK202)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异性人格,处理好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本文据此对《红楼梦》中宝、黛二人之间的“木石前盟”进行深度心理学的分析,期望从别样的视角去理解这段令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关系。
关键词:木石前盟 阿尼玛 阿尼姆斯 原型分析 
黄金的牢笼——集体无意识下《金锁记》原型分析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2期26-26,共1页丁莹 
张爱玲的《金锁记》讲述了被卖做残疾人妻子的曹七巧,欲爱而不能爱,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三十年,在金钱束缚下变得极度扭曲的故事。曹七巧由一个渴望爱情、善良纯真的女子逐渐变成了一个金钱至上,以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心里安慰的魔鬼...
关键词:曹七巧 集体无意识 人格面具 阿尼姆斯 
论“三言”“二拍”中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以双性同体为视角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2-14,17,共4页苏旎尔 
“三言”“二拍”是明代最为重要的拟话本小说集。在这五部作品中,两位作者塑造了风姿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最有特点的一类便是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本身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表现出了明后期对女性的尊崇和女性意识的萌芽,另...
关键词:“三言” “二拍” 女扮男装 双性同体 阿尼姆斯 
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我实现——用荣格原型理论分析《一位女士的画像》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19年第2期161-162,共2页王亚楠 
《一位女士的画像》塑造了拥有强烈独立意识的美国少女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新女性"形象。本文依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探讨人格面具,阿尼姆斯和自我实现在伊莎贝尔身上的体现。女主人公内心成长的过程,追求自由、探索命运的过程遵循自我实现...
关键词:人格面具 阿尼姆斯 自我实现 新女士 
《激情》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解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樊静 
《激情》是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用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来观照解读格雷斯、尼尔和莫里的行为轨迹,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和情感经历,再次印证了荣格关于分析心理学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种种论断。...
关键词:《激情》 原型理论 阿尼玛 阿尼姆斯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X期153-153,共1页苗莹莹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名称:新时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优化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JG16DB165;名称:基于就业力的英语专业课程资源重组与整合研究,项目编号:JG2016ZD0007
本文通过荣格的原型理论向我们提供分析马琳人物形象的新视角。本文着重从荣格重要的四个原型角度去分析马琳这一人物形象,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还有自性这四个方面。揭示马琳悲剧造成的心理原因即是各原型无法统一,...
关键词:马琳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姆斯 自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