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中信

作品数:3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巩雪华天雪曹庆晖钟涵吴为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收藏》《中华书画家》《艺术大观》《求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中信作品
《高中生之友》2021年第16期F0003-F0003,共1页艾中信 
以《通往乌鲁木齐》为中心 ——品鉴艾中信气势恢宏的风景画创作
《艺术大观》2019年第21期0111-0111,共1页马原 
艾中信牢记吴作人“到社会中去认识社会,在自然中找自然”和徐悲鸿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怀、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并存的艺术理念,也正是因为艺术创作理念与艾中信本身亲临现场的写生之趣相结合才将气势恢宏在作品中...
关键词:气势恢宏 油画中国风 情感表达 
旧文新读·怎样着手画油画
《油画》2019年第1期64-67,共4页艾中信 
油画进入中国不过数百年,远不及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门类,前辈油画人的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个边学边画的过程,为此他们更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习惯于对自己的学习作经验式总结,留下了不少值得今人重温的文字。重读旧文,有些或许内容上较为零...
关键词:作画过程 艾中信 
宏大历史的诗性叙事——艾中信油画研究被引量:1
《美术》2018年第11期48-54,共7页巩雪 
20世纪上半叶,深处烽火相交的战争年代,在美术界。大多从事美术工作的人,对造型基础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手上还没有扎实的造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留洋归来的徐悲鸿决心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写实主义学派,从而求得艺术的复兴。徐悲鸿学...
关键词:历史作用 诗性叙事 艾中信 油画 20世纪 造型基础 战争年代 美术工作 
素描与写意之争 央美百年 引领近代中国美术教育方向
《国家人文历史》2018年第12期96-103,共8页周冉 
'素描还是写意,说到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徐悲鸿的'霸悍'和强力干预,让两种本可并行的流派产生激烈碰撞,成为中央美院院史上的著名事件,奠定了美院此后的教学方向。'1918年4月15日,北京美术学校在北京市西城区京畿道成立。学校...
关键词:中国美术教育 艾中信 西洋画 北京美术学校 徐悲鸿 艺术专科学校 北京大学 国画教学 
讲究不讲究
《中国油画》2017年第6期31-31,共1页戴士和 
北京人对生活究竟是“讲究”,还是“不讲究”,比较马马虎虎。记得有一次在艾中信先生家里,黎莉莉阿姨讲起笑话,说艾先生”在生活上既’臭讲究’,又“穷将就”,二者兼而有之。
关键词:北京人 艾中信 生活 
生在北京
《美术研究》2017年第6期5-6,共2页戴士和 
一北京人对生活究竟是"讲究"还是"不讲究",比较马马虎虎?记得有一次在艾中信先生家里,黎莉莉阿姨讲起笑话,说艾先生"在生活上既‘臭讲究’,又‘穷将就’",二者兼而有之。我生活在北京,长大以后,见识了四方风土之后才知自己的孤...
关键词:北京人 茉莉花茶 生活 艾中信 再教育 武夷山 
通往优雅与宏阔 为艾中信先生画册所写
《收藏投资导刊》2017年第21期10-13,共4页吴为山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典藏活化”系列展——“江山多娇”、“走向西部”两个主题展上,艾中信先生的大幅油画《通往乌鲁木齐》倍受观众关注。那宽银幕般的横向构图,展现了壮阔的原野、蓝天的自然之势和蓬勃的建设气象,正如韦启美先生...
关键词:艾中信 画册 优雅 《开国大典》 乌鲁木齐 中国美术馆 自然之势 五十年代 
关于徐悲鸿中国画《九方皋》的两种解释及其他被引量:3
《美术观察》2016年第9期111-114,共4页华天雪 
近日偶然读到阮璞《徐悲鸿名画〈九方皋〉及图章“东海王孙”》一文,方知对徐悲鸿中国画《九方皋》还存在另外一种解释。此文收录在其《画学丛证》中,针对艾中信《怀念徐悲鸿老师》中的相关问题而写,有订正之意,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关键词:徐悲鸿 九方皋 中国画 《画学丛证》 1998年 出版社 艾中信 图章 
废纸里的金矿
《智富时代》2016年第6期9-9,共1页
赵庆伟“收破烂”纯属偶然。他开计算机电源公司嫩到一些钱后,便迷上了老油画收藏。一次,赵庆伟向一个古玩商购买艾中信的画,顺便买下其手稿,结果就沉迷其中。后来,他发现从手稿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于是就有意打听,...
关键词:金矿 废纸 油画收藏 创作意图 计算机 艾中信 手稿 古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