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氏菌病

作品数:72被引量:25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开毓陈德芳董靖胥宁刘永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科技与装备》《水产养殖》《水生态学杂志》《水产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口鱼鮰爱德华氏菌病合并感染小瓜虫病的诊治
《水产养殖》2022年第6期74-76,共3页廖梦香 陈斌 陈度煌 薛凌展 胡振禧 樊海平 吴斌 
福建省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渔业项目(2021MNZ05);马口鱼家系选育技术建立及应用研究项目(2021R1014004);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FJHY-YYKJ-2022-2-8)。
马口鱼(Opsariichtys bidens),别称桃花鱼、宽口、花杈鱼、坑爬等,隶属脊椎动物门(Chord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马口鱼属(Opsariichthys),是东亚溪流中特有的小型淡水凶猛鱼类,广泛分布...
关键词:脊椎动物门 硬骨鱼纲 凶猛鱼类 淡水水域 马口鱼 鲤形目 小瓜虫病 营养价值 
我国鱼疫苗获新突破
《农家之友》2020年第1期43-43,共1页 
近日举办的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华东理工大学"鲆鲽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活疫苗创制技术"被评为"2019年农业农村部十大新技术"。华东理工的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鱼疫苗"的研制。
关键词:活疫苗 爱德华氏菌病 鲆鲽鱼类 研究团队 农村科技发展 高峰论坛  农业 
养殖大菱鲆病原菌耐药现状与用药建议被引量:3
《中国水产》2019年第8期32-36,共5页王鹤 王力勇 刘朋 潘秀莲 王亮 贺加贝 
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MSGY127)
本文通过稀释法研究大菱鲆对14种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而针对采样点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用药建议。药物应当交替使用,避免长期过量使用造成耐药,引发经济损失。本次数据仅限于此采样点,不能区域通用。
关键词:大菱鲆 抗生素类药物 爱德华氏菌病 用药建议 盐酸多西环素 弧菌病 氟苯尼考 
迟缓爱德华氏菌及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
《江西水产科技》2019年第2期28-29,共2页李飞翔 
为较全面的认识迟缓爱德华氏菌及其引发的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有效的鉴定、防治与控制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感染,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力、鉴定方法、免疫控制等方面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迟缓爱德华氏菌病 生物学特性 鉴定方法 致病力 免疫控制 
杂交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抗鲇鱼爱德华氏菌病能力的评价被引量:3
《科学养鱼》2016年第11期54-55,共2页胡大雁 周志金 朱强 王曙 公翠萍 
浙江省湖州市科技项目(2015GZ1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按传统形态学分为5个种:普通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浙江省黄颡鱼的规模化养殖己相当普...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 爱德华氏菌病 规模化养殖 评价 能力 鲇鱼 杂交 长须黄颡鱼 
日本鳗鲡锚头鳋及爱德华氏菌病的治疗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6年第10期119-120,共2页李潜洲 
2016年5月上旬笔者在江门市新会区双水楼墩鳗场发现患爱德华氏菌病的鳗鲡口腔内有锚头鳋寄生,通过诊断和治疗,鳗鲡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并恢复正常摄食,现把诊断和治疗情况与大家分享。
斑点叉尾鮰暴发“一点红”出血病的治疗与分析
《科学养鱼》2016年第10期60-61,共2页徐建 陈奎 王建龙 张健 周勋 朱冠登 
“一点红”病,即爱德华氏菌病,在无鳞鱼中多见,尤以黄颡鱼为甚,斑点叉尾鲴养殖中未见报道,2011年12月湖北县仙桃通海口地区发生的斑点叉尾鲴肠道出血病似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出血病 一点红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鲴 治疗 爱德华氏菌病 海口地区 无鳞鱼 
海鲈迟缓爱德华氏菌病诊断实例被引量:2
《科学养鱼》2015年第12期64-64,共1页吕孙建 刘天强 阳涛 肖丹 
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学名花鲈、七星鲈,是科、花鲈属的一个物种。海鲈为广盐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沿海一带,目前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养殖量较大,年总产量10万多吨。近年来,随着海鲈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增加...
关键词:爱德华氏菌病 海鲈 实例 诊断 养殖面积 养殖密度 水质环境 经济损失 
环境因子对渔药使用效果的影响
《科学养鱼》2015年第11期60-61,共2页祁保霞 迟向辉 
一、pH值对渔药使用效果的影响 有的药物由于水体酸碱度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变化而使药效与毒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用黄连进行治疗欧洲鳗爱德华氏菌病和青鱼、草鱼细菌性疾病时,其疗效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pH值在7.5~8时疗...
关键词:使用效果 环境因子 渔药 水体PH值 水体酸碱度 爱德华氏菌病 抗菌作用 细菌性疾病 
南美鳗白苗期爱德华氏菌病和拟指环虫病的综合诊治
《科学养鱼》2015年第10期59-60,共2页黄贻涛 杨方园 王进可 陈冬安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导致养鳗成本偏高,而欧洲鳗鲡养殖水质要求高,造成许多地区养殖受到限制。美洲鳗鲡以苗种价格低及成鳗对水质要求不高而成为鳗鲡养殖的对象之一。但是美洲鳗鲡在白苗阶段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过高...
关键词:爱德华氏菌病 指环虫病 美洲鳗鲡 日本鳗鲡 综合诊治 烂尾病 养殖水质 建宁县 鳃丝 养殖业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