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检测

作品数:24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希立崔吉君田军许兆延吕树铮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浙江医学》《新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斑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Map^TM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坏死核心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p-PLA2相关性被引量:17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年第12期1134-1139,共6页岑锦明 杨希立 许兆延 张健瑜 蔡炜标 梅百强 熊卿圆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计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60062).
目的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的关系。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原位冠状动脉狭窄(40%~70%)患者,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iMap^(TM)血...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斑块坏死核心 动脉粥样硬化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8期668-671,共4页赵康 葛长江 吕树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7152047);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No.JJ2014-2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1A02);中医局重点学科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及包含大量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病理特征,即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关键词: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 易损斑块 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检测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6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第5期10-14,20,共6页谭蓓 关玉庆 孙慧 户克庆 苏国海 韦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087);济南市企业自主创新计划(201003112)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评价短期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斑块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7)、模型组(n=7)、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n=8)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n=8)。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血管内超声检测不稳定斑块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1期128-131,共4页罗德谋 陈竹君 杨峻青 李志根 孙硕 周颖玲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是因不稳定斑块病变的破裂或溃疡造成冠脉血流异常,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常规的冠脉造影多不能准确评估局部斑块的易损性,借助血管内超声评估粥样斑块的成分及定量分析,能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其未来发展倾向,从而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斑块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检测冠脉斑块性质与hs-CRP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第13期1890-1891,共2页李敬伟 金喆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 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第10期684-686,共3页宾建国 宾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22)
早期检测易损斑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血管内超声是检测易损斑块的重要方法,有着独特优势。本文就血管内超声及其衍生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斑块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在血管内超声检测中的价值
《中国医药》2008年第7期407-409,共3页周昭仑 杨希立 许兆延 李健民 肖长华 李洁源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临界病变患者99例,应用IVUS检测108处病变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EEMCSA)、最小管腔截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参...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摘要)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1期9-9,共1页牛玉宏 许从峰 史剑慧 葛均波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检查的患者182例,血管内超声检测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介入检查前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
关键词:易损斑块 感染原 粥样硬化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负荷 血管内超声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B型流感病毒 高敏C反应蛋白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被引量: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4期303-306,共4页牛玉宏 许从峰 史剑慧 葛均波 
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资助(G2000056903)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检查的患者182例,血管内超声检测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介入检查前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
关键词:相关性 粥样硬化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负荷 性质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血管内超声检测 高敏C反应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A型流感病毒 B型流感病毒 易损斑块 2003年 2001年 巨细胞病毒 幽门螺旋菌 肺炎衣原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血管内超声的对比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惠波 党群 金喆 王小飞 夏大胜 高陆 蔡林 张靖 许芳 王佩显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I(cTnI)升高与否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用血管内超声检测62例ACS患者的75处病变。根据血清cTnI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两组:cTnI升高组34例(cTnI>0.15ng/ml)...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肌钙蛋白I 患者 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cTnI 血管内超声检测 斑块面积 水平 介入治疗前 正常组 血栓形成率 ACS 升高 重塑 远端 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