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

作品数:793被引量:111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永清郭令芬聂凤军邢莉董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日塔拉的敖包
《民族文学》2019年第4期60-63,共4页斡亦喇剔·阿努达喇 
今天,我和阿海、巴图恰安、欧琴四人从夏日塔拉小屋出发。目的地是尧熬尔.鄂金尼部落位于巴彦哈喇山梁上的敖包。凌晨七点,坐上皇城镇发往肃南县城的班车,几十分钟后到达我家冬牧场。阿海没有带冬牧场铁丝围栏大门的钥匙,我们翻越铁丝...
关键词:敖包 牧场 目的地 围栏 铁丝 
情缘被引量:1
《民族文学》2010年第4期23-43,共21页陈萨日娜 
一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大学已经毕业了,为什么不分配工作?既然考试分配,为什么要敞开后门?思想上的偏激使我的内心无法得到平静,感觉谁都欠我。
关键词:草原 大学生 眼睛 英语教学现状 声音 幸福 电视台 古铜色 敖包 爱情 
永恒的呼和淖尔湖
《民族文学》2009年第7期102-104,共3页纳·苏古尔 纳·青巴图 
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因何缘故,我对呼和淖尔湖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忽然发现,我仿佛成为它碧波中尽情戏水的大雁,也似它岸边与群雁琴瑟酬唱的沙柳丛了。说实话,我把呼和淖尔湖想象为苍天的眼睛。那是在三十年前,我的姐夫浩日基一家在嘎...
关键词:淖尔 眼睛 三十年 历史文化 敖包 呼伦贝尔 布拉格 新石器时代 陶器 牛群 
遥远的香柏洼
《民族文学》2009年第7期4-24,共21页吉·清河乐 王玉丽 
一第一次遇见巴拉仓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拂晓时分。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世界会因为多一个人或少一个人而有所不同。东边的天空泛起一抹红晕。
关键词:香柏 喇嘛 蟒古斯 太阳 美好生活 故事 母亲 内心世界 敖包 跳鼠 
让热爱直接雕塑草原(组诗)
《民族文学》2009年第3期109-110,共2页童天凫 
关键词:草原 雕塑 拴马桩 模仿 敖包 蒙古包 直接 前沿 呼伦贝尔 城市 
草原寻梦
《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102-103,共2页阿娜尔古丽 
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把我托付给了养母,然后带着一纸文凭独自闯自己的事业去了。初次与养母见面的场景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墙角的青苔……朽梁上的老鼠……
关键词:草原 养母 沙地柏 父亲 老人 敖包 河流 水草 蒙古族 寻梦 
有关草原的八张照片(组诗)被引量:1
《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114-116,共3页冉冉 
关键词:草原 苹果树 女子学校 妇女 祈愿 牧场 照片 学习 成吉思汗 敖包 
草原(组诗)
《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117-118,共2页鲁若迪基 
关键词:草原 鄂尔多斯 无定河 沙漠 蒙古 敖包 土尔扈特 成吉思汗 玛拉沁夫 沙地柏 
乌审印象
《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104-106,共3页萨仁图娅 
河套人的故里——萨拉乌苏遗址从远古走来,萨拉乌苏河,一路奔腾,一路滋润,吐纳不息,孕育了中国人的先祖——河套人。
关键词:萨拉乌苏遗址 河套人 萨拉乌苏河 敖包 蒙古族 沙地柏 自然保护区 成吉思汗 鄂尔多斯 桑志华 
行走在人间天堂
《民族文学》2007年第11期107-108,共2页夏晓华 
一直以来,我都梦想着有一日能走进那片风吹草低的人间天堂——内蒙古大草原。想象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天草相连的地平线,便不自觉地张开双臂迈开脚步。
关键词:内蒙古 天堂 行走 乌审旗 大草原 成吉思汗 鄂尔多斯高原 敖包 自然保护区 蒙古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