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贝氏体

作品数:30被引量: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栾道成姜启川许振明何镇明严有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西华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钢铁研究学报》《热处理技术与装备》《云南冶金》《铸造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新型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的等温淬火工艺研究
《云南冶金》2022年第5期89-95,共7页王栋栋 王彬 胡云杰 施家龙 王常志 汪军 徐斌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03a05020002)。
研究了一种新型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的等温淬火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奥氏体-贝氏体钢进行组织、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850℃、保温时间90 min,等温淬火温度200℃、等温淬火时间120 min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其微观组...
关键词: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 奥氏体化工艺 等温淬火 组织和性能 
稀土奥氏体-贝氏体蠕铁组织形态的研究
《煤炭技术》2011年第11期187-188,共2页纪谦茂 
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定量金相等手段研究了等温淬火稀土蠕墨铸铁的贝氏体组织转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首先在奥氏体与石墨的相界处而不是在奥氏体晶界形核长大;贝氏体形态有针状、板条状、粒状三种;贝氏体板条及贝氏体针是...
关键词:蠕墨铸铁 奥氏体-贝氏体 显微组织形态 
Cu、Mo对水平连铸球铁型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第5期407-409,386,共3页徐春杰 张正扬 孟令楠 张忠明 王锦程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SP201115);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在相同水平连铸条件下,采用合金化方法研究了不同Cu和Mo含量对60mm球铁型材的基体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Cu和Mo元素,可以获得珠光体型球铁组织或奥氏体-贝氏体型球铁,在Mo含量不变时,获得铸态奥氏体-贝氏体基...
关键词:水平连铸 球铁型材 奥氏体-贝氏体 
等温淬火对中碳低合金高硅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7年第5期42-44,51,共4页黄志求 金宝士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11511385)
研究了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42%C,2.1%Si,1.64%Mn,0.9%Cr中低碳低合金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显微组织、透射电镜组织以及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在340—38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
关键词:铸钢 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 力学性能 
热处理参数对中碳低合金铸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187-188,共2页黄志求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11511385);佳木斯大学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L33)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化学成分(wt%)为0.40%C,1.2%Si,1.1%Mn,0.9%Cr中碳低合金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显微组织、冲击韧性测试结果表明,试样在340-38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
关键词:奥氏体化温度 等温淬火工艺 奥氏体-贝氏体 力学性能 
等温淬火高碳硅铸钢的抗磨性能被引量:6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徐继彭 姚三九 严有为 刘生发 范小明 方明伦 
采用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等温淬火高碳高硅钢的抗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高硅铸钢经过等温淬火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奥氏体-贝氏体组织,不仅综合力学性能优异,而且具有优于高锰钢的抗磨性能。
关键词: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 铸钢 抗磨性 
奥-贝球铁耙片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第2期143-145,共3页郭继伟 沈大东 隋志华 金宝士 
利用普通球墨铸铁砂型潮模铸造成型技术以及等温淬火处理工艺 ,制备了以奥氏体贝氏体为组织的零部件——耙片 ,从而取代了由 6 5 Mn钢制造的耙片。与原耙片相比 ,新耙片硬度变化不大 ,但耐磨性大大提高 ,使用寿命提高了 30 %。此外 ,新...
关键词:材料失效 保护 球墨铸铁 奥氏体-贝氏体 等温淬火 耙片 
等温淬火工艺对奥-贝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铸造》2002年第11期680-683,共4页徐继彭 严有为 张海鸥 姚三九 赵伯璠 
研究等温淬火工艺因素(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等)对奥氏体 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成分的高碳(0 75%)高硅(2 4%)铸钢,在280~36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
关键词: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 铸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化学成分对奥氏体-贝氏体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2年第5期32-34,共3页徐继彭 严有为 姚三九 赵伯璠 
系统地研究了碳、硅成分对奥氏体-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设定成分的铸钢,在合理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含有该组织的铸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化学成分 奥氏体-贝氏体铸钢 组织 性能 
铸态奥氏体-贝氏体钢的冲击磨损性能被引量:16
《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第12期32-33,共2页潘传宏 
结合我国资源特点 ,以Si、Mn为主加元素 ,研制了中碳低合金奥氏体 贝氏体耐磨钢。其显微组织为铸态下奥氏体 贝氏体为主的机械混合物。该钢具有高硬度、高韧性 (40~ 5 8HRC、ak≥ 15~ 4 5J/cm2 )和良好的抗磨性能 ,可在铸态下使用 ...
关键词:铸态奥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 抗磨性 自硬化 耐磨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