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德

作品数:173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永毅裴丹莹章燕王佐良彭兆荣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国外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变形哀歌:“爱欲诗人”奥维德诗辩
《国外文学》2021年第4期21-29,153,154,共11页梁庆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反传记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1BWW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书写"爱欲"、"神话"与"流放"等多重主题的"哀歌体诗人",奥维德的生命遭际或不断"变形"都清晰地体现在诗歌流变之中,从而赋予其诗作明显的个人化色彩。他运用哀歌体,着力于个体爱欲并在神话诗中大量塑造"诗人"形象,也借此逐步完成了...
关键词:奥维德 变形 诗歌 辩护 
作为政治立场的艺术自治--奥维德《哀歌集》第二部解读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20年第3期66-76,158,共12页李永毅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拉丁语诗歌通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8ZDA288)的阶段性成果。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遭到屋大维放逐后创作的《哀歌集》第二部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艺术自治宣言。他用大量例证和归谬法证明,生活与艺术是彼此独立的领域,诗人有根据个人才能和性情选择题材的自由,读者也有解读作品的自由,统治者无权对作...
关键词:古罗马诗歌 道德 政治 权力 意识形态 
论特洛伊故事在中世纪的流传——由但丁的《神曲》谈起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9年第4期55-63,153,154,共11页辛雅敏 
但丁在《神曲》中展示出的诸多细节说明他对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故事有所了解,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荷马史诗的拉丁文译本,但丁对该故事的认识主要来自奥维德和维吉尔。除此之外,罗马帝国晚期出现的分别署名戴里斯与狄克提斯的两部关于特...
关键词:但丁 荷马 维吉尔 奥维德 伪书 
诟詈的意义--奥维德长诗《伊比斯》研究
《国外文学》2018年第4期53-60,155,共9页李永毅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项目编号:106112016-CDJSK-04-PY-10)成果.
奥维德流放时期的长诗《伊比斯》继承了西方古典的诟詈诗传统,但又加以独特的改造,融合了史诗和哀歌的元素,体现了奥维德一贯的体裁越界的特征。它固然为过着抑郁的流放生活的诗人提供了发泄愤懑情绪的渠道,因而部分地具备诟詈诗的心理...
关键词:诟詈诗 哀歌体 史诗 神话 体裁越界 
奥维德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小史诗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0年第2期9-17,共9页蒋显璟 
本文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种新兴文类"小史诗"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索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对小史诗的影响,追溯了奥维德在16世纪英国文坛的接受史,试图论证这一新诗体在社会世俗化趋势中的表现。
关键词:奥维德 小史诗 典雅之爱 世俗化 性别角色 
奥维德与曹植
《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111-120,共10页切尔卡斯基 张学增 
如果不是后十年的生活相似,把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后约17)和中国诗人曹植(192——232)放在一篇文章中来谈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可正是这两位诗人的后十年生活使我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其实在这段生活之前,两位诗人也具有某...
关键词:曹植 中国诗 哀歌 曹操 书简 民族文学 生活状况 长诗 游仙 民族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