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偃麦

作品数:61被引量:1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刚孔令让钟冠昌李集临张荣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山西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被引量:2
《种子》2012年第7期21-24,共4页孙蕾 胡铁峰 何莉炜 孙会改 周印富 林小虎 王洪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971765);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2012 KF03);"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编号:2011 BAD16 B0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C 2010001535)
八倍体小偃麦是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后人工选育的新物种,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和染色体工程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种的衍生后代HBOT09035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
关键词: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杂种后代 白粉病 形态学鉴定 细胞学鉴定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7-11,共5页张保民 张立琳 李小军 茹振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7B0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1100110500)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
关键词: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细胞学 
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八倍体小偃麦的鉴定被引量:4
《麦类作物学报》2008年第4期686-690,共5页林小虎 周印富 张志雯 陈于和 马为民 贺字典 王洪刚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56);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6230105);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42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D012)
为了选育兼抗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桥梁种质材料,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中选育的3个小偃麦材料山农TE0537、TE0524和山农TE0543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山农TE0537农艺性状较好,...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八倍体小偃麦 白粉病 条锈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