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偃麦

作品数:61被引量:1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刚孔令让钟冠昌李集临张荣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山西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小麦染色体相互易位类型的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11期1330-1338,共9页李军帅 黄美瑕 宋敏 付体华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001Z1400)。
易位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在小麦进化及育种进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为给小麦育种改良提供新的材料,本研究采用非变性原位杂交(ND-FISH)技术,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品种川麦107杂交产生的高代稳定品系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发...
关键词:小麦 染色体 相互易位 ND-FISH 
一个八倍体小偃麦育种材料的核型分析被引量:1
《种子》2020年第6期118-120,123,共4页杨梦涵 姚锐 李明昊 任学军 高慧 林小虎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908-3)。
利用以中间偃麦草、普通小麦为亲本,远缘杂交获得的八倍体小偃麦为试验材料,通过染色体压片法对其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0537(Octoploid TrititrigiashannongTE0537)核型公式为2n=8x=56=40m(2SAT)+16sm(2SAT),染色...
关键词:八倍体小偃麦 核型 进化 
八倍体小偃麦和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分析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19年第4期51-55,共5页李亚莉 董艳辉 侯丽媛 聂园军 任永康 王育川 吴新明 
山西省青年基金(201701D221208);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项目(201804D131066)
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因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四倍体硬粒小麦等小麦近缘种属含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基因,育种家经常应用远缘杂交创制小麦育种中间材料。本研究应用FISH、GISH、Mc-GISH技术检测了八倍体小偃麦和四倍体硬粒小麦杂交的后代材...
关键词:八倍体小偃麦 硬粒小麦 染色体变异 GISH FISH Mc-GISH 
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被引量:4
《作物学报》2017年第7期967-973,共7页亓晓蕾 鲍印广 李兴锋 钱兆国 王瑞霞 吴科 王洪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004);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04-021-12)资助~~
培育新的八倍体小偃麦,对于利用偃麦草遗传物质进行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从中间偃麦草与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后代选育出的10个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256、山农TE259、山农TE261、山农TE262...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八倍体小偃麦 GISH 染色体构成 
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农2009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李俊明 王志国 纪军 张玮 张坤普 王静 崔法 王道文 张爱民 张相岐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03B);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6226320D)
科农2009是以小偃6号与黑麦品种GermanWhite远缘杂交获得的1BL-1RS易位系材料148为母本,以八倍体小偃麦BE-1为父本,经过杂交、回交、辐射诱变,与普通小麦科农1095进一步回交选育的小麦一黑麦一偃麦草三属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2...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强筋 远缘杂交 八倍体小偃麦 回交选育 小偃6号 辐射诱变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锈易位系中梁27的鉴定及分析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第11期1489-1493,共5页李爱博 李金荷 宋建荣 王化俊 张耀辉 尚勋武 曹世勤 李葆春 
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GNSW2009-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03RJZA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362);甘肃省教育厅导师研究计划项目;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专项(GNSW2011-14)
利用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中4杂交,获得小麦品种中梁27。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中梁27具有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明确中梁27抗病新基因的来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7在A基因组有两个易位片...
关键词: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条锈病 易位系 
八倍体小偃麦营养品质及主要品质特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粮油学报》2013年第12期5-10,共6页孙玉 唐朝晖 李洪杰 闫文泽 刘少翔 闫贵云 郭庆 孙善澄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2012081006-1)
分析了5个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2、中3、中4、中5和高蛋白优质小麦品种晋麦67的营养品质与几个主要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均显著高于对照晋麦67,并且其加工品质较好,例如中2面团稳定时间达到17.2 ...
关键词:八倍体小偃 麦营养品 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加工品质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被引量:2
《种子》2012年第7期21-24,共4页孙蕾 胡铁峰 何莉炜 孙会改 周印富 林小虎 王洪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971765);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2012 KF03);"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编号:2011 BAD16 B0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C 2010001535)
八倍体小偃麦是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后人工选育的新物种,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和染色体工程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种的衍生后代HBOT09035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
关键词: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杂种后代 白粉病 形态学鉴定 细胞学鉴定 
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7-11,共5页张保民 张立琳 李小军 茹振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7B0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1100110500)
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1号、远中3号和远中5号)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对F2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创造小麦-偃麦草-黑麦异位新种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组合F2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8.11%、41.11%、39.92%。不同组合根尖细胞...
关键词: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细胞学 
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68-70,共3页刘建霞 温日宇 王润梅 周凤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忻麦818和忻麦6160进行了根尖染色体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研究.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忻麦818、忻麦6160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
关键词:普通小麦 八倍体小偃麦 白粉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