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姆地震

作品数:21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洪顺英赵永红凌勇罗扬王洪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测绘科学》《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姆地震三维形变场获取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第6期2179-2185,共7页张庆云 张景发 李永生 李兵权 罗三明 马庆尊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JCQNJC013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5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8-16);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001103)。
基于覆盖巴姆地震的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SAR)数据,使用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方法获取卫星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向同震形变场,针对形变...
关键词:失相干 地形误差 三维形变场解算 巴姆地震 
利用干涉技术定权建立巴姆地区三维形变场被引量:5
《测绘科学》2015年第3期36-41,共6页王洪友 杨红磊 彭军还 蔡建伟 江桥 
科技部863项目(2012AA12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09;40674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4012);教育部博士点学科基金项目(20100022110008);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GED2013-4-8-E);国家基础测绘项目(201305);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415045)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只能得到地震区域在雷达视线方向的形变量,即竖直、东西、南北三个方向形变在雷达视线方向的投影,而在研究地震时一维形变量不能满足需求和D-InSAR技术对南北向极不敏感的问题,利用多孔...
关键词:三维形变 地震形变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多孔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巴姆地震 
基于多视线向D-InSAR技术的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10期45-48,共4页洪顺英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ysyntheticapertureradar,D-InsAR)是地震形变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其存在视线向(1ineofsight,LOS)模糊的问题,即D-InSAR测量的形变场并不是地表真实的垂直向、东西...
关键词:InSAR 视线向模糊 多视线向 三维形变场解算 改则地震 于田地震 巴姆地震 汶川地震 GPS 误差校正 优劣势与适用性 
一种新的SAR像素偏移量估计流程及其在同震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第7期789-792,共4页董晓燕 丁晓利 李志伟 王永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4006;40774003;40901172);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8-0570);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K005);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FJ1006)
提出了一种无需外部数据的新同震形变偏移量计算流程。以2003年伊朗巴姆里氏6.6级地震为例,利用两景震前无形变数据证明了新方法的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了0.224个像素。利用震前震后两景数据计算了方位向同震形变场,与Okada模型模拟得到...
关键词:偏移量 轨道偏移量 同震形变偏移量 强度图相关法 巴姆地震 
D-InSAR在提取地面形变信息中的应用被引量:2
《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第6期9-11,14,共4页余景波 刘国林 曹振坦 刘会 王建波 
简要介绍了D-InSAR基本原理和D-InSAR数据处理流程,以双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处理ENVISAT卫星获取的巴姆地震灾区影像数据提取和分析同震形变场为例子,解释了D-InSAR在提取地面形变信息中的应用。
关键词:差分干涉测量 双轨差分干涉测量 巴姆地震 地面形变信息 
用InSAR研究地面形变场DEM的提取被引量:2
《城市勘测》2011年第2期92-95,99,共5页余景波 曹振坦 薛峰 赵玉江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0A01)
介绍了InSAR提取DEM的基本原理,以Earhview InSAR的两种生成DEM数据处理模式处理ENVISAT卫星获取的巴姆地震影像数据,结果分别提取了巴姆地震同震形变场的DEM。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借助外部DEM可以提高提取的地面形变场DEM的精度。
关键词:Earthview INSAR DEM生成模式 巴姆地震 ENVISAT卫星 DEM的精度 
利用D-InSAR和AZO技术获取Bam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被引量:15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第6期40-44,共5页季灵运 许建东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40102)
基于升降轨道EnvisatASAR影像,利用两轨法D-InSAR技术获取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Mw6.5地震的同震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同时利用方位向像素偏移技术获取了降轨的同震方位向偏移量,然后计算得到了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以南...
关键词:巴姆地震 D—InSAR 方位向像素偏移 视线向模糊 三维形变场 
D-InSAR技术用于震后地表形变监测被引量:1
《海洋测绘》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王孝青 党亚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774099);国家863项目(2006AA12Z303);重点实验室项目(B2531;200604)
简要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原理以及二轨差分处理流程,利用D-InSAR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影像数据,获取了巴姆地区震后一个月期间的形变场,得到了形变等值线图和最大形变处剖面图,通过对震后形变场深入分析与解译,分析研究了地震...
关键词:D—InSAR 二轨差分 巴姆地震 震后形变 
基于D-InSAR技术的地震形变场获取被引量:1
《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第9期103-105,共3页高奋生 范洪冬 侯瑞 
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震监测方面的历史及现状;指出了"三轨"差分的基本原理;利用ENVISAT数据获取了巴姆地震形变场,并对地震形变结果进行了解译。发现形变主要发生在东面南北方向,南面地表上升约30cm,北面地表下降约18cm。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 巴姆地震 形变场 解译 
案例研究
《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第3期132-137,共6页许玫 杨震 徐苗 唐燕 
1灾后临时安置与住房重建规划:1999年土耳其地震;2 住房重建:2001年印度地震;3 住房重建: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4 震后重建计划:墨西哥城与洛杉矶的经验;5
关键词:案例 印度地震 重建规划 巴姆地震 墨西哥城 震后重建 应急处理 土耳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