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症病毒

作品数:193被引量:61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丰何建国李升康孙成波王刚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12的研究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第4期517-523,共7页李建波 邬君君 杨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6100);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11440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09044)
VP12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该蛋白质由病毒基因wsv009编码,分子量为10.9kDa.转录时相分析表明wsv009属于早期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该全长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His-vp12.将该质粒转化到E.coliBL21中表达并...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VP12 表达 Western杂交 免疫电镜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透射电镜分析中病毒固定条件的优化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第2期283-287,共5页邬君君 谷力 李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6100);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11440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09044)
电镜观察是研究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对纯化的WSSV粒子进行固定,从中寻找最优的固定条件用于病毒的透射电镜(TEM)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多聚甲醛或者戊二醛固定的WSSV...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固定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多聚甲醛 戊二醛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6期14265-14267,共3页程晓艳 刘庆慧 黄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9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6CB101801);对虾行业专项(200803012)
[目的]根据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建立了WSSV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方法]构建含有WSSV目扩增片段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扩增,探索反应条件。[结果]...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白斑综合症病毒 检测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血细胞的结合被引量:3
《渔业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44-49,共6页陈文博 谭珍一 刘庆慧 侯林 黄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942);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973)(2006CB1018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06AA100312)共同资助
根据Gen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28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28基因,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ⅡIA-VP28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用L-阿拉伯糖在37℃诱导重组基因工程菌,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有与预期...
关键词:白斑综合症病毒 VP28 表达 活性分析 
高位池养殖对虾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变化被引量:11
《海洋通报》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孙成波 李婷 王平 李咏 黎子兰 何建国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G199901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577);国家863项目(2003AA60312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6口高位池塘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变化,结果表明:养殖过程中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量最高为9.7×105拷贝/g;斑节对虾最高携带量为9.5×105拷贝/g。凡纳滨对虾WSSV感染率分别为:苗种没有携带WSSV;30d为8...
关键词:斑节对虾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4
《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第12期73-76,共4页陈文博 侯林 刘庆慧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课题(2006AA1003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6CB10180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可以引起养殖对虾暴发性死亡的传染性病原,由于其强烈的传染性和极高的致死率,使得人们在应对它时,必须侧重于早期的防控。近年的研究表明,对虾存在类免疫(quasi-immune)机制,...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囊膜蛋白 亚单位疫苗 
罗氏沼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ORF147片段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
《水利渔业》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薛宇醒 曹广力 王晓兰 贡成良 魏育红 沈卫德 陈辉 张伟明 薛仁宇 
苏州市攻关课题(编号:SNZ0518);国家973项目(编号:2005CB121000)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得到1特异性片段。将该...
关键词:罗氏沼虾 白斑综合症 WSSV ORF147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虾池中桡足类及其休眠卵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405-408,412,共5页张家松 董双林 董云伟 闫冬春 田相利 刘相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G199901201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项目(2001BA505B)资助
探讨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 WSS)与虾池中桡足类之间的关系,于2003年5~10月份,在暴发过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池塘中采集桡足类样品共128个,并从冬季底泥样品分离出桡足类休眠卵样品20个,以及此种休眠卵孵化得来的桡足...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桡足类 休眠卵 PCR斑点杂交法 
白斑综合症病毒与对虾血淋巴细胞的体外结合实验被引量:3
《水生生物学报》2006年第4期386-393,共8页宋晓玲 梁艳 黄倢 解飞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1999012002)资助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感染了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病虾头胸部分离了WSSV,利用地高辛对病毒蛋白进行了标记(DIG-WSSV),以体外培养的对虾血淋巴细胞为吸附基底,观察和分析了病毒与细胞间的结合现象及特性。以NBT/BCIP为酶...
关键词: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 血淋巴细胞 结合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结构蛋白VP28与VP26的功能分析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刘非 寸树健 杨凯 邓百煌 杨晓仪 吴文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199901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58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1216);广东省重点攻关资助项目(A3050303)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 SSV)结构蛋白功能的研究数据还不多。怎样预测并验证那些新发现的蛋白功能,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是功能基因及结构蛋白的研究重点之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获得的W SSV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数据显示...
关键词:WSSV VP28 VP26 生物信息学 细胞吸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