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症

作品数:307被引量:73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建国杨丰孙成波章晓波李升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LAMP-TaqMan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刘昱 柳梦思 董振国 焦义然 时国强 石磊 
河北省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5A7601D)。
为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一种LAMP-TaqMan检测方法,进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本研究以WSSV基因组中保守序列构建测试质粒并设计筛选LAMP引物组,以荧光淬灭集团修饰的环引物作为TaqMan...
关键词:LAMP TAQMAN探针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检测 
WSSV、IHHNV、EHP和NHPB四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12期99-101,106,共4页安微 林华 郑晶 李丹丹 张婧 徐国锋 
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1HK174)。
本研究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VP664基因、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Subcutaneous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的NSP2基因、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
关键词:对虾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虾肝肠胞虫(EHP) 坏死性肝胰腺炎细菌(NHPB) 
苏北地区凡纳滨对虾3种主要病毒的分离及快速鉴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9-14,共6页钱诗悦 王兴强 孙美超 曹梅 刘栩华 朱碧莹 李永 叶建生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SZ-LYG202038);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从连云港和盐城等地收集了来自不同对虾养殖池塘的587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样本,采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技术对样本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虾血虹彩病毒 分离 快速鉴定 
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监测结果及病害防控措施
《江西水产科技》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黄樱初 钟昌艳 阮良鹏 陆成光 罗幸 张晓霞 
为了及时预防南美白对虾疫病发生,提高疫病风险防控能力,降低疫病发生机率,科学处置潜在风险,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产值,开展南美白对虾疫病监测及分析。文章旨在从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专项疫病监测结果分析与...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苗种 疫病监测 白斑综合症 防控措施 
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荧光定量分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403-407,413,共6页钟新英 苏晓茹 张艺娜 张美芳 史晓丽 
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宁德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8ZDK14)。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后病毒的增殖变化,采用饲喂法对凡纳滨对虾进行WSSV人工感染,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感染初期、高峰期和后期死亡对虾体内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人工感染 荧光定量 
用优化的切向流超滤法提高环境水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浓度及检测效率被引量:3
《中国兽医杂志》2021年第10期104-110,共7页张娜 刘荭 谢艳辉 黄磊 孙思阳 斯泽恩 李家侨 
海关总署科技项目(2019HK038,2021HK007);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2018GDK35)。
水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水中检测病毒是一项挑战。由于水中的病毒滴度低,而且水的样品成分复杂,检测前通常需要进行水样品处理,浓缩水中的病毒以达到可检测的数量。本试验分析切向流超滤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切向流的不同...
关键词:环境水样品 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切向流超滤 数字PCR 
对虾白斑综合症研究进展
《江西水产科技》2021年第4期45-46,共2页张丽文 张秀梅 丁钰洁 石晓蕾 
综合对虾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病的病理学、传播途径、症状、检测方法及防治对策,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虾 白斑综合症 传播途径 防治对策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WSSV)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当代水产》2021年第7期68-69,71,共3页张莉 
南美白对虾又名凡纳滨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等,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适宜生长气候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因其人工繁育较易、生长快、耐高密度、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能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对虾低、离水存...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饲料蛋白质 抗病毒病 凡纳滨对虾 人工繁育 太平洋沿岸 存活时间 WSSV 
一例对虾白斑综合症的诊断报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年第5期205-205,共1页张吉吉 包嘉泰 王雪玲 刘晓轩 吴帆 石骁霄 田杰 孙莉 李明 
锦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016011020201016041)。
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引起,病虾、死虾甲壳内侧出现直径为0.5~2.0mm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后迅速死亡的一种疾病。该病宿主范围广,病程很短,病虾表现为虾体微红,摄食减少或者停止摄食,...
关键词:对虾养殖业 诊断报告 颗粒无收 对虾白斑综合症 病虾 虾塘 宿主范围 摄食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ATG3基因克隆及其在WSSV感染中的表达被引量:3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尹文娟 刘芳 孟凡娟 张广成 王丽燕 孙金生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JCYBJC29700);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53H15034);天津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基金资助项目(5RL130).
为了揭示凡纳滨对虾自噬相关基因LvATG3在对虾先天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利用PCR技术克隆出LvATG3,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vATG3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用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侵染凡纳滨对虾,检测WSSV侵染后不同时间LvATG3的基因...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自噬 ATG3 白斑综合症病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