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

作品数:1689被引量:194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昌燧杨玉璋陈雨前张居中朱铁权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繁昌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与Sr同位素特征
《南方文物》2024年第5期252-257,共6页朱剑 姚政权 罗虎 马泓蛟 张文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明末外销青花瓷的产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YJAZH1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度新文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FSSF-A-2302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瓷器起源的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ZD272)阶段性成果。
青白瓷的起源与演进,存在多种看法和认识,并且一直是热点话题与争议焦点。这一问题不仅牵涉宋代瓷业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面貌,更涉及唐代以降的南北瓷业的传播路径、技术融合、发展模式等重要问题。本文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同位素质谱等...
关键词:繁昌窑 青白瓷 SR同位素 化学组成 
宋元漳浦窑的工艺特征和历史价值
《南方文物》2024年第1期296-300,F0002,F0003,共7页李海梅 
宋元时期,中国陶瓷业大发展,青瓷、青白瓷、黑釉瓷、青花瓷等竞相争艳,南北方八大窑系各领风骚。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繁荣,各大窑业的陶瓷随着海外贸易商船,远销东亚、东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成为海外贸易最重要的输出产品。漳州作为东...
关键词:中国陶瓷史 海外贸易 东南沿海 工艺特征 黑釉瓷 青白瓷 宋元时期 漳浦 
近十年中国颜色釉瓷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3年第6期282-286,共5页陈宁 钟粲宇 
201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晚清以降景德镇颜色釉瓷制作的演变研究》(项目编号:JD1709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颜色釉瓷是将含有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的釉料按照一定的方法施于瓷胎表面,经窑火烧成后呈现出某种色泽的一类瓷器,其种类包括青瓷、白瓷、青白瓷、红釉瓷、黄釉瓷、蓝釉瓷等。中国颜色釉瓷的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
关键词:原始青瓷 红釉瓷 黄釉瓷 烧成温度 成就与不足 青白瓷 蓝釉瓷 
明清德化窑白釉犀角形杯器型及时兴探源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5期296-300,247,F0003,共7页郑晓君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古代南方重要的陶瓷产区。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戴云山区,晚唐五代以来,就开始了窑业生产。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德化瓷业的崛起,德化瓷业由此日益兴旺。...
关键词:德化白瓷 德化窑 海上丝绸之路 瓷业 海外贸易 市舶司 青白瓷 宋元时期 
江西萍乡南坑窑调查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3期103-120,共18页李凯 陈天民 秦大树 韦有明 
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政府资助的南坑镇南坑瓷窑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果之一。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
关键词:南坑窑 考古调查 南宋到元代 青白瓷 仿龙泉窑青瓷 
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考古调查简报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2年第3期121-134,共14页栗建安(摄影) 郑皓元(绘图/摄影) 李榕青 熊仁寿(绘图) 
考古调查发现的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尚存窑炉遗迹和窑具及陶瓷废品的堆积,产品有各式白瓷小罐以及青花瓷、酱黑釉瓷。部分白瓷小罐,与闽台地区遗址、墓葬出土的“安平壶”相同和相似,也见于日本、东南亚等地的遗址、沉船。初步分析高付...
关键词:高付头窑址 白瓷小罐 沉船“安平壶” 窑址年代 
福斯塔特遗址与黑石号沉船的瓷器--海外考古调查札记(三)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20年第4期274-277,共4页王光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57)的成果之一。
福斯塔特遗址和黑石号沉船,二者分别位于埃及和印尼,本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由于二者都是海外集中出土(水)中国瓷器最多的考古遗存之一,所以在研究中国古代输出瓷器和中古时期中国与海外贸易时,这两处遗存一起出现的频率极高。由于这两...
关键词:考古调查 黑石号 绿釉 考古遗存 海外贸易 定窑白瓷 沉船 输出瓷器 
隋唐五代时期白瓷制瓷技术的创新、流变与传播被引量:4
《南方文物》2019年第5期258-265,共8页李鑫 
白瓷在隋唐五代时经历了从创烧到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影响到中国古代白瓷发展的走向。制瓷技术作为窑场和制瓷区域相区分的根本因素及各窑场产品面貌不同的根源,其创新、流变与传播与这一时期白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即通过这一时...
关键词:制瓷技术 制瓷工艺 隋唐五代 生产过程中 白瓷 流变 中国古代瓷器 发展历程 
江西萍乡出土元青花浅析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8年第4期295-297,共3页李妍 刘卉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继宋代的青瓷、黑瓷、白瓷及青白瓷与彩绘瓷之后一朵盛开的奇花。元青花的成功烧造,把瓷器的装饰工艺推进到釉下彩时代。元青花以瓷胎细腻洁白、布局主次谐调,纹样流畅精美,色彩幽箐...
关键词:元青花 出土 萍乡 江西 中国陶瓷 装饰工艺 青白瓷 发展史 
吉州窑之永和窑与临江窑初步比较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王睿 
本文通过对永和窑和临江窑在时代、窑炉遗迹、生产瓷种等方面比较研究,指出两窑是吉州窑同中有异、时代短长不同的两个类型。两窑共性很强,但永和窑主要与北方诸窑的关系密切,临江窑主要与南方诸窑关系密切。
关键词:吉州 永和窑 临江窑 青白瓷 青花瓷 青灰釉 仿龙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