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

作品数:229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慧赵博雅祝然张番赵永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白俄残党”到“苏联公民”——1917—1945年哈尔滨俄侨群体心态的转变过程
《黑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刘乘林 
近代以来,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大批俄侨作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迁至哈尔滨并定居于此。1917至1945年间,俄国国内的政权更迭和中俄(苏)日三国势力在哈尔滨地区的角逐使得在哈俄侨在身份认同和群体心态上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俄...
关键词:哈尔滨俄侨 心态史 中东铁路 伪满洲国 
《字林西报》专栏漫画家萨巴乔的漫画主题及价值探析
《美育学刊》2023年第5期86-95,共10页张旭 诸葛沂 
白俄画家萨巴乔(Sapajou)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著名漫画家,长期供职于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外文报刊《字林西报》,其漫画作品造型准确、线条流利、风格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在国内外广受赞誉。萨巴乔的漫画以近代中国...
关键词:萨巴乔 《字林西报》 漫画主题 白俄画家 
白俄奥斯特罗韦茨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国外核新闻》2023年第6期15-15,共1页王兴春 张焰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网站2023年5月13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2023年5月13日宣布,白俄罗斯奥斯特罗韦茨核电厂2号机组已于当日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关键词:并网发电 韦茨 白俄罗斯 集团公司 核电厂 原子能 
白俄与匈签署核能合作备忘录
《国外核新闻》2023年第5期3-3,共1页张焰 伍浩松 
【俄罗斯塔斯社布达佩斯2023年4月12日电】白俄罗斯和匈牙利2023年4月12日在布达佩斯举行政府间经济合作委员会会议,并在会后签署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的核能合作将聚焦于VVER-1200反应堆。两国已经或准备使用这一俄罗...
关键词:1号机组 VVER 核电厂 白俄罗斯 谅解备忘录 商业运行 首次临界 
白俄奥斯特罗韦茨2号机组首次临界
《国外核新闻》2023年第4期17-17,共1页孟雨晨 王兴春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网站2023年3月26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2023年3月26日宣布,白俄罗斯奥斯特罗韦茨核电厂2号机组于3月25日实现首次临界。白俄罗斯能源部此前曾宣布,该机组计划于2023年10月投入商运。
关键词:核电厂 白俄罗斯 韦茨 首次临界 机组 
俄将在白俄部署战术核武器
《国外核新闻》2023年第4期7-7,共1页
【本刊2023年4月综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023年3月25日表示,应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要求,俄将在白俄领土上部署战术核武器。俄将从4月3日开始训练相关人员,7月1日前在白俄完成战术核武器储存设施建设。路透社称,这将是俄自20世纪90...
关键词:战术核武器 白俄罗斯 储存设施 伊斯坎德尔 控制权 普京 路透社 莫斯科 
从白俄新版外汇法等相关法规浅析出口白俄贸易合同签约和履约注意事项
《时代人物》2022年第34期99-101,共3页薛岩 
白俄罗斯外汇法、总统令和国家银行决议等是调控和管理对外贸易的主要法律法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进行外贸业务需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了解白俄这些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对白贸易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利于我方避免合同条款和合...
关键词:白俄 对外贸易合同 外汇法 总统令 国家银行决议 
战后国民政府对白俄问题的应对与多方博弈
《民国档案》2022年第4期118-131,共14页杨卫华 
战后苏联发布白俄恢复苏联国籍令,致使在华白俄问题急速政治化,导致白俄分化与赤白冲突的激化,增添了中国俄侨管理的复杂性,成为中苏博奔的焦点。苏联分别以强硬和柔性方式成功促使东北和各地大多数白俄复籍,致使不愿复籍的少数派不得...
关键词:白俄 苏联 国民政府 中苏关系 
白俄罗斯文学中的自然环境书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3期22-24,共3页张惠芹 
白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优美的大自然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物质资源,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白俄罗斯人民热爱大自然,森林、沼泽生养万物,是他们生存的家园,是他们的保护神,更是他们精神的归宿。
关键词:白俄罗斯文学 自然崇拜 生态环境 森林 沼泽 
哈尔滨的白俄小男孩
《北方人》2022年第2期28-29,共2页季羡林 
我们要在哈尔滨住上几天,置办长途旅行在火车上吃的东西。这在当时几乎是人人都必须照办的。这是我第一次到哈尔滨来。第一个印象是,这座城市很有趣。楼房高耸,街道宽敞,到处都能看到俄国人,所谓白俄,都是十月革命后从苏联逃出来的。其...
关键词:长途旅行 白俄 小男孩 十月革命后 哈尔滨 平民 俄国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