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作品数:304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石川赵维江胡世厚张大新徐子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白朴《墙头马上》戏剧化文本重构与隐喻转化
《戏剧文学》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刘梦晰 李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经常使用“井”“瓶”及“簪”进行隐喻,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的取材即来源于此,而白朴的《墙头马上》则脱胎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以《井底引银瓶》中的故事为基础进行了文本重构。在对《墙头马上》的戏剧化文...
关键词:文本重构 隐喻转化 《墙头马上》 《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悲剧性的伦理考量
《戏剧文学》2020年第9期124-131,共8页祖语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杂剧中四大爱情剧之一,又被列为历史上十大喜剧之一,是元代爱情剧中的翘楚。李千金“爱别人可舍了自己”的爱情宣言道出女性在爱情中的无私与担当。对“女大不中留”作出形象而具体的文本阐释,并提出“普天下姻...
关键词:白朴 《墙头马上》 悲剧色彩 伦理考量 
悲剧中的悲剧——《梧桐雨》杂剧人物形象与悲剧意蕴新论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9年第4期41-45,共5页李亦辉 李秀萍 
在白朴的《梧桐雨》杂剧中,玄宗是一个以"钟于情"为主导性格特征的开明君主形象,杨妃则是一个虚伪、淫乱的"坏女人"形象。深研该剧曲意,我们会读出层层转深的三重悲剧意蕴,即现实层面的悲剧、心理层面的悲剧和哲学反思层面的悲剧。该剧...
关键词:白朴 《梧桐雨》 唐玄宗 杨贵妃 悲剧 
试论元杂剧的艺术特征
《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92-96,共5页李超 
元杂剧不仅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代表,而且它丰富的题材、通俗清新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演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在舞台演出的角色行当,唱腔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美术等方面作出了典范。尤其是以虚代实、以假代真、以...
关键词:元杂剧艺术 马致远 白朴 关汉卿 张生 北曲 《窦娥冤》 《汉宫秋》 《西厢记》 《梧桐雨》 宫调 《墙头马上》 莺莺 王实甫 戏曲表演 戏剧表演 中国戏曲史 
主观创作意图与作品形象的融合与断裂——兼析白朴的《梧桐雨》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7年第11期17-21,共5页钱叶春 
校级课题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SS05017
在戏剧作品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个人的生命体验常常会融入到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当中。李隆基、杨贵妃的故事,在各种作品中往往出现爱情主题说、讽喻主题说,甚至双重主题说的现象。笔者认为《梧桐雨》是讽喻主题说。但《梧桐雨》中作者的...
关键词:白朴 《梧桐雨》 杨贵妃 白仁甫 创作意图 创作意向 主观 
从伦理幻境回到现实世界——略论话剧在中国戏剧发展中的意义
《戏剧文学》1991年第10期9-12,8,共5页景志刚 
话剧走上中国戏剧舞台是中国戏剧进入现代的最重要发展,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使中国戏剧建构的艺术世界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从伦理幻境回到现实世界。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中国现代戏剧的第一座丰碑—...
关键词:中国戏剧 戏剧舞台 平民百姓 现代形态 喜剧化 拜月亭 《牡丹亭》 东海孝妇 获虎之夜 白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