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城

作品数:39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韦国友赵小平黄玉兰涂耀军陆玉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经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吉林人大》《传承》更多>>
相关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色右江百年光明路
《广西电业》2021年第4期12-13,共2页帅泉 韦露 黄伊 南方电网传媒公司 
3月底,广西百色市,春意盎然。迎龙山上,邓小平雕像矗立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前,民众从四方赶来,瞻仰缅怀。1929年,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距山脚西麓仅数百米的东宁巷,是百色电力工业的摇...
关键词:右江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史 百色起义 广西百色市 电力工业 百色城 纪念馆 
百色大码头纪事
《珠江水运》2020年第20期60-63,共4页李乃松 
在桂西的百色山城,鹅江与澄碧河如同百色城的两条命脉绕城流过,汇合形成右江向东流去成为珠江的源头,它交汇口的西北岸就是百色大码头,它是百色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一个水运古埠。
关键词:交汇口 澄碧河 码头 百色城 水运 
百色城红色大街往昔
《文史春秋》2015年第5期37-38,共2页林光贵 刘伟权 
百色城义称“鹅城”,是一座具有近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广西西部右江上游的鹅江与澄碧河交汇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城东、城南一马平川,又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结合部,历来为滇、黔、桂三省(区)边境...
关键词:百色城 交通枢纽 高速公路 商品集散地 云贵高原 地理位置 民航机场 羊肠小道 
百色城抗战遗址保存状况及抢救保护对策
《广西博物馆文集》2014年第2期405-410,共6页黄鑫 鄂晓静 李文炜 何永强 
通过对百色城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抗战遗址保存状况的介绍,剖析了百色城抗战遗址在百色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抢救和保护百色城抗战遗址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如何抢救和保护百色城抗战遗址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百色 抗战遗址 保存状况 抢救保护对策 
百色城老年人生活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2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518-519,共2页赵小平 黄玉兰 
2010年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百科计1001011)
目的了解百色城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需求,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居住在社区的年龄≥60岁,有活动能力,能清楚回答问题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老人们在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与锻炼等方面...
关键词:百色城 老年人 生活状况 需求 调查分析 
追求卓越 玉汝于成——热烈庆祝广西百色高级中学建校五十周年
《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32期F0004-F0004,共1页
广西百色高级中学(下文简称“百高”)创办于1962年,坐落在红七军的故乡百色城。创办五十年来,百高沧桑巨变,桃李芬芳,春华秋实,人才辈出,为百色革命老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灿...
关键词:高级中学 广西百色 人才辈出 优秀人才 革命老区 人文底蕴 百色城 红七军 
"百色"澄碧湖
《垂钓》2011年第5期36-37,共2页杨天举 
一 地理位置 澄碧湖自然风景区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城东北3.5公里处,是广西于1998年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截流发源于凌云县青龙山的澄碧河筑坝而成,故名澄碧湖。
关键词:1998年 地理位置 革命老区 自然风景 风景名胜 百色城 青龙山 凌云县 
百年小巷“水火”相“融”——百色市右江区文明社区祥庆巷文明见闻
《当代广西》2010年第18期32-33,共2页
水与火,二者对立,绝不相容,然此处所提“水火”相“融”,乃百色城文明社区两条老巷古名——“水洞巷”与“火烧街”。新中国成立后,两街合并为“祥庆巷”,巷内共有107户人家,近400人,居住有汉、壮、回、瑶等民族。这里的人们,...
关键词:文明社区 百色市 见闻 新中国成立 家庭和睦 不相容 百色城 居住 
近代百色城对右江流域壮族经济的影响被引量:1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6-30,37,共6页韦国友 
百色城地处右江流域中心,是近代广西西部最大的边陲重镇。近代百色城的兴盛,促进了右江流域城乡交通的发展,扩大了右江流域壮乡圩镇的规模,引发了右江流域壮族商品经济的起动和发展。
关键词:百色城 近代 右江流域 壮族经济 
近代百色城发展探源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13-116,共4页韦国友 
清代以前的百色只是名为博涩、田峒的两个壮族村落。到了20世纪30-40年代,百色城发展成为桂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究其原因有五:便利的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广东商人促进了它的近代化;鸦片贸易刺激了商业的繁业;大量移民迁入...
关键词:百色城 发展 交通 广东商人 鸦片贸易 移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